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雕:(diāo)一种凶猛的鸟。用一枝箭射死两只雕,原指射箭技艺高超,后比喻做某件事一举两得。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人,北周及隋朝著名将领,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曾率师屡战突厥,拜为车骑将军。突厥人很怕他,听到他拉弓的声音,说是霹雳的声音,见他骑马,说如闪电一般。北周宣帝(字文赞)时,突厥王摄图派人到北周求婚,宣帝便派长孙晟护送公主去西突厥完婚。摄图很喜欢他,常和他一起打猎,留下他在突厥居住了一年之久。在一次打猎中,看见两只雕在空中争夺一块肉,摄图递给长孙晟两只箭,让他射雕,长孙晟骑马赶去,发现两只雕正以爪相争斗,于是用一枝箭射下了两只雕。

【出典】:

北史·长孙晟传》卷22,817页:“……(摄图)独爱晟,每共游猎,留之竟岁。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胡统领上船之后,要茶要水,全是龙珠一人承值;龙珠偶然有事,便是凤珠替代。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 无名氏《庆清朝·寿知县》:“今喜重逢旧事,固宜依旧复青毡。果然是,双雕一箭,雁塔书名。”


主谓 形容射箭技术高超或比喻一举而两得。语本《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叶志坚《杂色雨》:“为此,许多人都认定刘仓仓将是下届县班子的人选,这无形中刘仓仓便构成对周宗材的威胁,如果周宗材能借整卜仲仁的机会敲掉齐仓仓,岂不是~,事半功倍么。”△多用于计谋方面。 →一石二鸟 ↔无的放矢。也作“一矢双穿”。


解释雕:是一种性情凶猛的大鸟。一箭射中两雕。形容射箭的技艺高明。也用来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长孙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他很聪敏,又有军事学识和本领,特别善于射箭。

北周的皇帝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国王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

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摄图于是拿了两支箭给长孙晟,让他把雕射下来。长孙晟驰马上前,正好遇见两只雕抓扯在一起,于是他拉开弓,只一箭就把两只雕都射穿了。

近义一石二鸟

例句

他考虑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词语一箭双雕】  成语:一箭双雕汉语词典:一箭双雕

猜你喜欢

  • 识韩荆州

    同“识荆”。宋苏轼《送张嘉州》诗:“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 火浣衫

    《太平御览》卷四九三“奢”引《晋书》:“石崇字季伦,累迁荆州刺史。……惠帝知富无以夸之,时外国进火浣布,天下更无,帝为衫,来幸崇家。崇奴仆五十人皆衣火浣布衫祇承,帝大惭。”晋惠帝穿着用外国进贡的火浣布

  • 瞻云

    同“望断白云”。清李渔《慎鸾交.计竦》:“久切瞻云梦寐劳,说到今朝,果到今朝。”

  • 三年有成

    《论语.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曾经说:如果有国君想使用我治理天下,那么三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效果了。后因以为施展雄才之典。宋.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二:“百姓

  • 诗裁锦囊

    源见“锦囊佳句”。谓积累诗作。元沈禧《一枝花》曲:“诗裁锦囊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

  •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霞醴

    源见“流霞”。指美酒。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 封侯相

    源见“封侯万里”。谓生有封侯相貌。宋刘克庄《命拙》诗:“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 和氏罪

    源见“和氏之璧”。指献才不遇,反蒙冤罪。唐 刘兼《诫是非》诗:“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 参天两地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孔颖达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数于天,取耦数于地。”后因以“参天两地”为《易》卦立数之义。清俞樾《诸子平议.淮南子内篇一》“二阳一阴成气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