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一作“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魏文帝曹丕令弟曹植在七步内成诗,这是兄弟手足的相煎相残,故曹植以“煮豆燃萁”作比,微讽他的哥哥。

后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残,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誉称人文思敏捷,才华出众。

《醒世恒言》卷二:“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诗成亦可为。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

徐特立《送董老赴京》诗:“蔺(蔺相如)廉(廉颇)重好合,萁豆弗相煎。”


偏正 走七步便作了一首诗。形容文思敏捷。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丕)尝令东阿王(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朱自清《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 ~’并非难事。”△褒义。用以赞扬人的文才。→燃箕之敏。也作“七步成章”、“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典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 尝令东阿王 (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今译】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妒忌其弟东阿王曹植的才学,企图加害于他。一次命曹植作诗,限七步之内完成,否则治以死罪。曹植应声吟成一首,以煮豆作羹为喻,暗含指责曹丕兄弟相残,其中说: 豆秸锅下燃,豆子锅中泣。两者本同生,相害何太急! 曹丕听后非常惭愧。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也用以形容手足同胞自相威逼残害。

【典形】 豆萁篇、七步、七步才、七步诗、萁燃、燃萁、同根煎太急、咏豆、煮豆、豆萁才、七步赋、七步咏。

【示例】

〔豆萁篇〕 清·吴伟业《雒阳行》:“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七步〕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家惟万卷,韦实三绝。”

〔七步才〕 元·白朴《墙头马上》:“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七步诗〕元·耶律楚材《和王正之韵》:“奇词解吐万言策,敏思能吟七步诗。”

〔萁燃〕清·黄鷟来《寄怀吕大风》:“屐虽齿折诚何碍,吟到萁燃未免猜。”

〔燃箕〕 清·唐孙华《和座主春坊杨公咏豆腐》:“燃萁未苦相煎急,试手初成小转丹。”

〔同根煎太急〕 清·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咏豆〕 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煮豆〕 宋·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民生自煎熬,煮豆以萁爨。”


【词语七步成诗】  成语:七步成诗汉语词典:七步成诗

猜你喜欢

  • 乘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来去的行踪。宋 周申《沁园春.寿楚阳赵宰》词:“试问丹砂,聊乘凫舄,来种锦江桃李春。”

  • 张孝廉船

    源见“孝廉船”。谓羡美才士。清张问陶《题张莳塘诗卷时将赴吴即以志别》诗:“张孝廉船何处觅,名流今古在吾宗。”【典源】《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七引晋·郭澄之《郭子》曰:“张凭举孝廉出京,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

  • 重侯嬴

    源见“信陵虚左”。谓礼贤下士。唐费冠卿《酬范中丞见》诗:“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 临邛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石:石磬。拊:轻击。 敲打石磬,奏起乐来,百兽也群起跳舞。 形容古代圣哲能以声音感格禽兽。语出《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蔡沈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

  •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没有官职一身轻松,有了子孙万事满足。 原是居官的人解除公职后自我安慰的话。 后也形容卸去了责任,希望有了寄托的适意心情。语出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儿女英雄传

  • 潢池弄兵

    汉.班固《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意言海滨人民被迫为盗,犹如幼儿盗窃兵器,戏弄于池塘之畔,成不了什么气候。后因以“潢

  • 即墨牛

    源见“火牛阵”。喻奇兵。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深岩藏浴凤,鲜隰媚潜虬。不料邯郸虱,俄成即墨牛。”【词语即墨牛】   汉语大词典:即墨牛

  • 五车书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的本意是说他的朋友惠施学识渊博,家中书籍很多。后因以“五车”、“五车书”、“学富五车”等形容人读书多,学问渊博。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四《拟古》诗之二:“

  • 冰姿玉骨

    见“冰肌玉骨”。金·元好问《遗山新乐府·五·江城子》:“疑是蕊宫仙子降,……~自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