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豕涉河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当时的史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后以“三豕涉河”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梁书.裴子野传》范缜“表”:“且(子野)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通悦,音tuì,恰好,合宜)置之胶庠(周朝时学校名,胶为大学在王宫东面,庠为小学在西郊),以弘奖后世,庶一夔之变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


偏正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的讹误,以及误读误用。语出《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晋师己亥涉河也。”※豕,不读作zhū。△用于事理的正误类。→张冠李戴 鱼鲁帝虎。也作“三豕渡河”、“三豕金银”。


【词语三豕涉河】  成语:三豕涉河汉语词典:三豕涉河

猜你喜欢

  • 迂直之计

    《孙子.军争》:“军事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迁直之计者也。”大意是距离敌方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以此麻痹敌人,使敌人没有准备,然后从间道出奇兵,给

  • 黑矟公

    《魏书.于栗䃅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䃅虑其北扰,遂筑垒于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䃅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䃅以状表闻,太

  • 黑王相公

    《宋史.王德用传》:“德用将家子,习知军中情伪,善以恩抚下,故多得士心。虽屡临边境,未尝亲矢石、督攻战,而名闻四夷,虽闾阎妇女小儿,皆呼德用曰‘黑王相公’”。宋王德用字元辅,相貌雄毅。面黑,颈以下则白

  • 秦大夫

    同“秦封大夫”。清方文《题张大凤山人松石图》诗:“自言此是唐 宋物,不是陈卿秦大夫。”

  • 舆人诵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chǔ通储)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

  • 人乳饮独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烝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㹠。’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晋王济生活奢侈,据说他家用人乳喂养小猪,然后上笼蒸熟来吃,

  • 祖生夜舞

    同“闻鸡起舞”。明李东阳《闻鸡行》:“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 休牛

    同“休牛归马”。晋潘岳《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征名于桃园。”唐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词语休牛】   汉语大词典:休牛

  • 来苏

    源见“徯后之望”。谓因明君驾临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晋潘岳《西征赋》:“激秦人以归德,成刘后之来苏。”清 贝青乔《杂谣》:“蚱蜢横扑禾秆枯,沟瘠留喘谁来苏?”【词语来苏】   汉语大词典:来苏

  • 子乔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悠闲自适的仙道生活。元袁桷《张虚靖圜庵》诗:“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