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学而上达

下学而上达

指学习平常的知识,却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皇侃义疏:“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汉书.五行志下》:“下学而上达,则诸侯怀德,士民归仁,灾消而福兴矣。”晋.阮籍《咏怀》:“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黄侃补注:“下学而上达,言学仙之事。”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吾孔子且下学而上达,今之士止贪上达,不勤下学,是人人过孔子矣。”


猜你喜欢

  • 旧阿蒙

    源见“吴下阿蒙”。借指学识浅陋的人。元许谦《萧兄临行索诗即席赋赠》:“我愧今原宪,君非旧阿蒙。”

  • 扶摇万里

    同“扶摇直上”。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扶摇万里奋鹍鹏,直上云程,同步云程。”鹍,通“鲲”。【词语扶摇万里】  成语:扶摇万里汉语大词典:扶摇万里

  • 挽舟不回

    《晋书.邓攸传》:“攸为吴郡,刑政清明。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晋.邓攸为吴郡太守,清正廉明,深得民心。离职之日,当地百姓数千人牵留邓攸所乘之船,不愿使他离去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春秋时,楚国的一位贤者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当时子路未回答他。孔子对子路

  • 蘼芜山下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古诗有吟咏弃妇上山采蘼芜(芎劳的苗)时遇到故夫的事。后遂用为咏弃妇之典。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一)

  • 相如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与秦王会渑池,“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贱大

  • 五经在笥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唐王维《送李补阙充河西支度营田判官序》:“补阙李公,家世龙门,词场虎步,五经在笥,一言蔽《诗》。”

  • 五日

    源见“五日京兆”。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宋王禹偁《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诏问谁?”【词语五日】   汉语大词典:五日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源见“自相矛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的关系》:“所以他在别个方面,用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对于马罗达斯所引各处的凭据,从实例上驳他

  • 屑曲

    《晋书》卷五《李愍帝纪》:“(建兴四年)八月,刘曜逼京师,内外断绝……曲允与公卿守长安小城以自固。……冬十月,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大半。太仓有曲数十耕,曲允屑为粥以供帝,至是复尽。”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