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圣人

中圣人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人也。太祖平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汉时设立的县名,地即今山东泰安)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法律条文)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分职办事的官署称曹)事,邈曰:‘中(zhòng)圣人(这是醉语)。’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坐罪)得免刑。”

汉末曹操主政,严禁饮酒。徐邈私饮醉酒,违犯禁令,因而坐罪。当时人忌讳说酒字,便把清酒称为圣人,浊酒叫做贤人。中圣人,即中清酒,也就是饮清酒而醉的意思。

后把饮酒而醉叫做“中圣人”,省称为“中圣”。

唐李白《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词语中圣人】   汉语词典:中圣人

猜你喜欢

  • 延郭隗

    源见“黄金台”。谓招纳贤能。清黄景仁《都门秋思》诗:“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 麻蒯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后用“麻蒯”指用次等或下等衣料做的衣物。《淮南子.说林训》:“有荣华者必有憔悴,有罗纨者必有麻蒯。”【词语麻蒯】   汉语大词典:麻蒯

  • 遇雷失箸

    同“闻雷箸失”。清曹尔堪《水龙吟.湖舫泛雨呈座客》词:“懒学英雄,论兵扪虱,遇雷失箸。”

  • 五行俱下

    汉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 南陔

    《诗经.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词。”《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皙)《补亡诗六首.南陔》:“循彼南亩,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诗.小雅.南陔序》是一篇吟

  • 物腐虫生

    比喻先有内部弱点而后才产生祸患。茅盾《“大变革时期” 何时来呢? 》: “所以近来论坛上对于那些吟风弄月的……所谓唯美文学的攻击,是物腐虫生的自然趋势。” ●《荀子·劝学》: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

  • 陶使君

    《晋书.陶侃传》:“侃之佐史辞诣王敦曰:‘州将陶使君孤根特立,从微至著……’太兴初,进号平南将军,寻加都督交州军事。及王敦举兵反,诏侃以本官领江州刺史,寻转都督、湘州刺史。”晋代名臣陶侃历任武昌太守,

  • 先忧后乐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后以“先忧后乐”谓先忧苦而后安乐。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枵腹从公,人情所难,职不分文武,阶无问大小,上至都督,下至走卒,一律日支钱二

  • 尝秽

    唐.李延寿撰《南史.庾易传》附“黔娄”:“黔娄字子贞,一字贞正……徙孱陵令,到县未旬,易(黔娄父)在家遘疾,黔娄忽心惊,举身流汗,即日弃官归家。家人悉惊其忽至。时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通瘥,病愈)剧

  • 庞眉鹤发

    同“庞眉皓发”。宋 陈合《宝鼎现.寿贾师宪》词:“尽庞眉鹤发,天上千秋难老。”见“尨眉皓发”。宋·陈合《宝鼎记·寿贾师宪》词:“尽~,天上千秋难老。”【词语庞眉鹤发】  成语:庞眉鹤发汉语大词典:庞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