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漱石枕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漱流枕石之人,拂衣长往。”见“枕石漱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之人,拂衣长往
梓木做的棺。皇帝所用,故称“梓宫”。《汉书.霍光传》:“赐金钱、缯絜、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唐代颜师古注,“以梓木为之,亲身之棺也,为天子制,故亦称梓宫。”《后
《后汉书.樊晔传》:“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引见云台。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因戏之曰:
同“庾公楼”。唐白居易《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诗:“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词语庾楼】 汉语大词典:庾楼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
源见“周公居东”。指贤者被谗,退职避居。宋陆游《遣兴》诗之一:“圣贤自古无如命,君看居东与在陈。”明张居正《谢恩疏》:“恶被谗慝,直欲为有北之投;鉴此悃诚,固止其居东之请。”【词语居东】 汉语大词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梁乡西津有玉女冈。天当雨,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俗谓玉女披衣。”又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玉女峰,《舆地记》云:‘岗,天将雨,石间即涌出五色云气。百姓咸云:玉女披衣。’”玉女峰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楚辞.招隐士》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形容隐居地景色之幽静。后遂用为归隐居所之典。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
一个人经历了“贵”和“贱”两种地位的变化以后,友朋之间的情谊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说明真诚的友谊,只有在一个人从得势变为失势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出。语出《史记.汲郑列传.赞》:“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
《世说新语.德行》梁.刘峻注:《魏略》曰:“灵帝时,(华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东汉时,华歆、管宁、邴原俱有才学,时称其三人为一龙。用为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