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买菜求益

买菜求益

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子道术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严(子陵)嶙峋傲骨,他不屑与来使多费口舌,故以“买菜求益”揶揄。“买菜求益”意谓像买菜要求多给一样,与卖主争竞多少。后因以比喻斤斤计较。

聊斋志异.小翠》:“是从我糠覈(hé,米麦粗屑)不得饱,一日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梁,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值乎!”此恰用严光“买菜求益”的典故。


并列 益,增加。像买菜那样争多论少。比喻斤斤计较。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宋·程珌《代上杨诚斋》:“要是人贪常熟书,非关买菜复求益。”△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的处世行为。→斤斤计较 掂斤播两


【词语买菜求益】  成语:买菜求益汉语词典:买菜求益

猜你喜欢

  • 呜呼哀哉尚飨

    呜呼:文言叹词。尚飨( ㄒㄧㄤˇ xiǎng ):亦作“尚享”,意思是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飨通“享”。 啊,悲哀呀!请享用祭品吧! 旧时祭文常用作结束语。语出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呜呼,言有

  • 青眄

    同“青眼”。清蒲松龄《代毕刺史祭新城王十二太翁文》:“豚犬不才,谬承青眄,联秦 晋于宫詹。”

  • 金仙

    源见“金人梦”。指佛。唐李白《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王琦注:“金仙,谓佛。”清姚鼐《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词语金仙】   汉语大词典:金仙

  • 狙公倒芧

    同“狙公分栗”。宋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余作风雨竹》:“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

  • 狂简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裁:教育,指导。狂简:宋代朱熹注:“志大而略于事也。”意思是有为之人,急于进取而考虑不周密,因此行事不切实际。

  • 文质彬彬

    原指既有高深的知识,又有雅致的风度。后来常用于形容人举止斯文,态度闲雅。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文人的一般要求。他认为,如果朴实超过了文采,不免陷于粗野;而文采超过朴实,则又陷于虚夸。朴实和文采配合得当,才

  • 月化白龙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慕容熙》:“(后燕慕容熙)建始元年正月(建始元年为公元四〇七年),大赦天下。三月,太史丞(太史在魏晋以后主要掌管历法天文等事宜,丞是佐助太史的官吏)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

  • 一百杖头钱

    源见“杖头钱”。百钱挂杖头,谓买酒畅饮。唐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处友,一百杖头钱。”

  • 吉人之辞寡

    吉人:善良之人。 善良的人言语很少。 常用以赞美不爱说话的人。语出《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孔颖达疏:“以其吉善辞直,故辞寡也;以其烦躁,故其辞多也。”《晋书.王羲之传.附子献之

  • 焚如之灾

    偏正 火灾。语本《易经·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注:“其明始进,其炎始盛,故曰焚如。”晋·陶潜《示庞主簿邓治中》诗:“炎火屡焚如。”△贬义。多用于灾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