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羖羊皮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曾乞食于齐,一度以养牛为生,后为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亡虞国,虢(Guó国)国(今陕西宝鸡县虢镇),俘虏虞国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这是因为晋献公用白璧、良马先贿赂虞国国君之缘故。晋献公俘虏百里奚后,把他当作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到宛(Yuān渊)城(今河南南阳市),楚国边境的人抓捕了他。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价赎买他,又怕楚国人反而不交出来,便派人对楚国人说:“我的陪嫁小臣百里奚在你们那里,请求以五张黑色公羊皮赎买他回来。”楚国人便同意了,把百里奚交给秦国。当时,百里奚年纪已七十多岁。秦穆公一见他就开释了囚徒管束,和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怎么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能信用您,所以亡国,这不是您之罪过。”秦穆公坚持询问很多国家大事,谈论了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此典又作“羊皮讵赎”、“五羊皮”、“五羖赎”、“五羖”、“五羖皮”、“价羊皮”。

【出典】:

史记》卷5《秦本纪》186页:“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西周封诸侯国,姬姓),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xī希,通“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mù目,通“穆”)公夫人媵(yìng应,古代贵族妇女陪嫁的奴隶)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边境)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yuè阅),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典源】《孟子·万章上》:“或曰: 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si) 牛,以要秦缪 (mu,通穆) 公。”《史记·秦本纪》:“ (秦缪公)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gu)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 (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今译】 秦缪公五年,晋献公灭亡虞、虢二国, 俘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一作“傒”),后又将百里奚作为其女的陪嫁侍从送给秦国。百里奚逃亡到楚宛地,被楚人捉住。秦缪公听说百里奚贤德,想以重金将其赎回,又怕楚人不给,派人对楚说:“我们的陪嫁侍从百里奚在贵处,想以五张黑色公羊皮把他赎回。”楚人答应了。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余岁。秦缪公释放了他,与他商讨国事,一直谈了三天,缪公大喜,将国政交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 或指未得际遇的贤士。

【典形】 价羊皮、五羖、五羖皮、五羖赎、五羊皮、羊皮讵赎、秦相五羖皮。

【示例】

〔价羊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五羖〕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五羖皮〕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五羖赎〕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五羊皮〕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羊皮讵赎〕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 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猜你喜欢

  • 泣路穷

    同“哭途穷”。清钱谦益《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一:“素衣待放还三宿,未忍驱车泣路穷。”

  • 修月户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宋陆游《梅花》诗之三:“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

  • 甘宁奢侈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

  • 日远长安近

    同“日近长安远”。宋陆游《感旧》诗之三:“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

  • 遗表不死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死于军,明年五十四。……”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

  • 九天奋迹

    源见“鲲鹏展翅”。喻飞黄腾达。明孟称舜《娇红记.辞亲》:“怎能够九天奋迹,一身荣贵?”

  • 斗牛紫气

    同“斗间紫气”。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诗:“斗牛紫气常浮动,定有张 雷识剑光。”

  • 不偷金

    源见“不疑诬金”。称颂廉洁高尚之士。唐杜甫《赠裴南部》诗:“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 失水鲋

    同“涸辙之鲋”。明高启《送徐七山人》诗:“自笑失水鲋,空惭得云蛟。”

  • 寿陵失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成,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可学来学去,总是不象,以至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