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付之一炬

付之一炬

一把火烧光。唐代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宋代苏轼《观烧》诗:“方知一炬力,尽洗狐兔群。”又《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诗:“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博麻缕:当作麻布条,诗中指贵家所藏的名家书画作品。博,抵挡。


述补 给它一把火烧光。炬,火把。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曹若冰《玉扇神剑》:“……说到这里,玉扇书生复又叹了口气道:‘这班恶贼也太心狠手辣透顶,你一家人除你之外,不但没有留一活口,尽遭杀戮,最后连房屋都~。’”△用于描写一把火烧尽一切。→付诸一炬 付之与炬 付之丙丁 ↔硕果仅存


【词语付之一炬】  成语:付之一炬汉语词典:付之一炬

猜你喜欢

  • 赐也墙

    同“赐墙及肩”。清袁枚《题黄楼望春图寄怀小坡观察》诗:“未握羲之笔,先遮赐也墙。”

  • 傧豆

    《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傧,陈列;豆,食器。后以“傧豆”表示兄弟友爱和睦。清唐孙华《钱瞿亭舍人挽诗》:“承师奉函席,侍母升轻轩。约束戒僮隶,傧豆洽弟昆。”【词语

  • 刎颈

    同“刎颈交”。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付同心之雅会,讫刎颈之良游。”【词语刎颈】   汉语大词典:刎颈

  • 价值连城

    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此典比喻物件极为珍贵。战国时期,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惠文王时,得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和氏宝玉。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昭王听到这件事,派人送给赵惠文王一封信

  • 玉石不分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好坏不分。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臭,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亦比喻好坏同归于尽。《说岳全传》三

  • 武陵溪

    源见“刘阮天台”。谓与仙女美人相会处。元曾瑞《留鞋记》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刘晨曾入武陵溪。”同“桃花源”。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词语武陵溪】   汉语大词典:

  • 祝发

    祝发:剃短头发。《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范宁注:“祝,断也。”《战国策.赵策》:“祝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本系指未开化者的装扮,后来削发受戒为僧也叫“祝发”。【

  • 许剑心

    源见“季札挂剑”。谓不忘故交,重信守义之心。元柳贯《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绵,不到文清墓。遥遥许剑心,梦寐伤迟莫。”

  • 上清珠

    唐开元中西域所贡的宝珠名。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物异》:“肃宗为儿时,常为玄宗所器。每坐于前,熟视其貌,谓武惠妃曰:‘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绛纱裹之系于颈,是开元中罽宾

  • 玉杵之盟

    《太平广记》卷五十《裴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书生裴航,赴试不第,便到武昌西江中的鄂渚去游历。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在湘汉的一只客船上,偶遇仙人云翘夫人。夫人使婢女袅烟持诗一章给裴航,其诗写道:“一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