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比喻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助长已成的气势。《汉书.礼乐志》:“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俞:同“愈”。亦作“以汤沃沸”。《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


见“以汤沃沸”。《汉书·董仲舒传》:“如~,抱薪救火,愈甚亡盖也。”


【词语以汤止沸】  成语:以汤止沸汉语词典:以汤止沸

猜你喜欢

  • 言丝

    源见“纶綍”。指帝王的诏书。宋宋庠《祫飨礼成》诗:“蝇笔言丝慎,鸡场赦鼓催。”【词语言丝】   汉语大词典:言丝

  • 弓蛇杯酒

    源见“杯弓蛇影”。借指虚幻之物。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似江皋珠佩相投,又谁知是弓蛇杯酒无凭。”

  • 反风之应

    《尚书.洪范五行传》:“周公死,成王不图大礼,故天大雷雨,禾偃,大木拔。及成王寤《金滕》之策,改周公之葬,尊以王礼,申命鲁郊,而天立复风雨,禾稼尽起。”传说周公的葬礼未按照王的待遇办理,引起天变,禾倒

  • 潘安掷果

    同“潘车盈果”。清李渔《连城璧》二回:“心上思量道,或者是他媳妇在梁上窥我,把扇坠丢下来,做个潘安掷果的意思。”

  • 报嗣

    同“报施”。《后汉书.西南夷传》:“蛮夷贫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词语报嗣】   汉语大词典:报嗣

  • 去病无家

    源见“将军辞第”。称美武将为国忘私。明陈子龙《奉酬越大夫卓凡见赠之作》诗:“去病无家原为国,信陵有客尽知兵。”

  • 说戒

    佛家语。僧众在每半月的最末一日聚集起来,讲说戒律,半月中犯有过失的僧人,在此时进行忏悔。唐代王建《题诜法师院诗》有“三年说戒龙宫里”句。【词语说戒】   汉语大词典:说戒

  • 不约而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宋朱熹《答汪长孺书》:“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

  • 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

    听到钟声才知道山里藏有寺庙。船已靠岸才知道大水隔断村庄。 后常用以比喻见事太迟。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村落人家不足论,不如古庙且安存。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警世通言.小夫人

  • 悲谢傅

    源见“羊昙泪”。借指悼念已故长者。唐罗隐《所思》诗:“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词语悲谢傅】   汉语大词典:悲谢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