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禾起

偃禾起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将危及社稷,不可置之。成王闻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周公乃奔于鲁而死。成王闻公死,且怒之,而伤之,以公礼葬之。天乃大暴风疾雨,禾稼皆偃(伏),木折伤。成王惧,发金縢之书,见周公所为武王悼、命以身赎之书,成王执书而泣曰:‘谁言周公欲危社稷者?’取所谗公者而诛之,戮于国。天乃反风霁雨,禾稼复起。成王作思慕之歌。”

又《艺文类聚》卷一引《尚书》:“周公居东二年,天大风,禾尽偃,大木斯(离、析)拔。王(周成王)启金縢(音téng)之书,迎周公(周公名旦,武王弟,成王叔)。天乃返风,禾尽起。”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为了安定天下,周公姬旦代理朝政。管叔蔡叔等散布流言,攻击周公危害国家。后管、蔡又勾结武庚一起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在诛灭武庚、流放了管、蔡后,避居东都。当时适遭天灾,周成王开启金縢书(武王病中,周公向三王祈祷,请求代武王病。史官记录祝辞,放在金縢柜中。这就是后世所称的“金縢书”),才知道周公公正勤劳,于是执书悔过,迎接周公回来。这时,原先被暴风刮倒的庄稼,又全都直立起来。

“偃禾起”的故事虽带有天人感应的唯心论色彩,但周公的公正诚实,成王的自责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旧时迷信,故常以“偃禾起”用为天人感应,天助有道的典故。

《会稽典录》载:天大旱,夏香谏县令葛君说:“昔殷汤遭旱,以六事自责,而雨泽应澍(澍,雨润物);成王悔过,偃禾复起。”


猜你喜欢

  • 齐王舍牛

    《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往)?’对曰:‘将以衅钟(宰杀祭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

  • 吊长沙

    同“吊屈”。唐高適《送张瑶贬五溪尉》诗:“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凭栏人散后,作赋吊长沙。”

  • 乞巧

    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谓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妇女在庭

  • 鸡豚

    《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于鸡豚。”郑玄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因以“鸡豚”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明唐寅《上吴天官书》:“寅夙遭哀闵,室无强亲,计盐米

  • 舐鼎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前蜀韦庄《李氏小池亭十二韵》:“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宋苏轼《富阳妙庭观董双城故宅发地得丹鼎》诗:“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词

  • 若要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行在:本作“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后专指天子行幸所至之地。 如果想发财,只要跟着御驾所到之处卖酒醋。这是南宋民间谚语。语出宋.庄季裕《鸡肋编》:“建炎后俚语,有见当时之事者,如欲得官,杀人放火受

  • 拾遗求利污其行

    表示捡到金钱,因为贪利而不归还原主,结果损害了自己的德行。东汉乐羊子有一次在路上捡到一块他人遗失的金饼,回家后交给妻子,他的妻子说:“我听说有志之士虽渴也不饮盗泉之水,廉洁之士虽饥也不受嗟来之食,更不

  • 冯谖待食鱼

    同“冯驩弹铗”。唐元稹《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诗:“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

  • 赵岐忙

    《后汉书.赵岐传》:“(赵岐)年三十余,有重疾,卧蓐七年,自虑奄忽,乃为遗令敕兄子曰:‘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可立一员石于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

  • 贷监河

    同“贷监河粟”。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相公,你赋《长门赋》不愧相如,贷监河真同庄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