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刀与绳

刀与绳

晋书.顾荣传》:“(彦先)与州里杨彦明书曰:‘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

晋顾荣,在齐王冏府中任职。有识鉴,曾与张翰共议求退事。在与杨彦明书中曾说:“我身为齐王主簿,但虑祸之将至,每见刀、绳,便想自杀。”后因以咏明识见机,避祸自警之典。

清.顾亭林《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为言顾彦先,惟辨刀与绳。”


猜你喜欢

  • 完卵

    源见“巢倾卵破”。喻幸得保全。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诗:“佳儿天幸犹完卵,弱女人憎似宿瘤。”【词语完卵】   汉语大词典:完卵

  • 前膝

    源见“宣室召”。又《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厀,同“膝”。后以“前膝”谓倾心听取意见。表示重视或亲近。《周书.寇㑺传》:“帝与之谈论,不觉屡为前膝。”【词语前膝

  • 胡质矫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三国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官清白廉洁,但矫揉造作,违反常情。故后用为虽清廉但近于矫

  • 在野

    《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意谓庶民处于乡野。后以“在野”称不居官当政,与“在朝”、“在位”相对。唐杜甫《甘林》诗:“经过倦

  • 运筹千里

    同“运筹决胜”。《旧唐书.李密传》:“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并运筹千里,勇冠三军。”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旧唐书·李密传》:“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大

  • 淮橘为枳

    同“橘化为枳”。严复《原强》:“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实效者,则又何也?”主谓 比喻事物由于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性质。语本《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

  • 三寿

    《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不见养遇。”“三寿”为古人所指高寿的三个等级之合称,上寿百二十岁,中

  • 伯英草圣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唐.李贤注:“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此当指先蘸水书字,而后再行漂洗或漂染)。临池学书,水

  • 长桥题柱

    源见“题桥柱”。喻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唐岑参《升仙桥》诗:“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 九流十家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汉代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此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