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畏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

吕蒙是吴国名将,孙权劝他读书涉猎古今,他从此刻苦学习,后大有长进。后以“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形容对人进步的肯定与赞扬。《北史.杨愔传》:“常谓秦王不甚察慧,从今更欲刮目视之。”钱来苏《重到延安谒林老即呈一律诗》:“五年创造超形化,岂值阿蒙刮目看。”


偏正 刮目,擦拭眼睛,表示排除老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人。也形容进步很快。《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褒义。常用于写评论。→另眼相见 青眼相加 ↔一视同仁 不屑一顾 人已一视。 也作“刮目而视”、“刮目相见”、“刮目相看”。


【词语刮目相待】  成语:刮目相待汉语词典:刮目相待

猜你喜欢

  • 前歌后舞

    《尚书大传》卷三:“前师乃鼓䵾譟,师乃慆,前歌后舞。”意为武王伐纣,士气旺盛。后以“前歌后舞”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宋真宗《平晋乐章》:“前歌后舞,人

  • 白马望吴门

    同“白马之望”。明袁宏道《出燕别大哥三哥》诗:“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

  • 镜中鸾影

    同“镜里孤鸾”。前蜀贯休《悼张道古》诗:“天上君恩三载隔,镜中鸾影一时空。”

  • 刻烛赋诗

    《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刻烛赋诗,打钵

  • 织锦裁编

    同“织锦回文”。宋柳永《燕归梁》词:“织锦裁编写意深,字值千金。”

  • 郑图

    同“郑侠图”。清张英《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亲见闾阎凋弊甚,郑图还与绘千村。”【词语郑图】   汉语大词典:郑图

  • 蜩鷃

    源见“榆枋之见”。蝉与斥鷃。喻识浅志小之人。或用为谦词。唐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 山阳旧曲

    同“山阳笛”。唐温庭筠《上宰相启》诗之二:“则卫馆遗孤,常闻出涕;山阳旧曲,不独伤心。”

  • 五鹿角折

    《汉书.朱云传》:“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朱云〕既论难,连拄五鹿

  • 乘伪行诈

    作风不正,弄虚作假。汉代刘向《古列女传.晋范氏母》:“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偏正 弄虚作似。汉·刘向《列女传·晋范氏母》:“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莫能长久。”△用于人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