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度刘郎

前度刘郎

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说: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到桃源洞遇到仙女,结为夫妇。至晋武太康年间,二人又重到天台山。

后世因称去而复返的人为“前度刘郎”。上面所叙述的是“前度刘郎”的最早故事渊源,至于“前度刘郎”的提法,则见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公元八〇五年(即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死后,顺宗即位,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开始进行“永贞(唐顺宗年号)革新”。后革新运动归于失败。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出京,作了朗州司马。十年后,他被召还京都,曾写过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其诗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据说当时的权贵认为这首诗语涉讥忿,故不久又把他贬为播州刺史。十四年后被召回京,写下了这首绝句。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八出《题画》:“〔尾犯序〕堪怜,旧桃花,刘郎又撚。”


偏正 度,次。郎,旧时对青年男子的敬称。上次来过的刘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二人,曾在天台山遇仙女,回家后二次又入天台。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种桃道士归何处,~今又来。”△多用于表示旧地重游方面。也作“刘郎前度”。


【典源】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孟棨《本事诗·事感》:“刘尚书自屯田员外郎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今译】 唐代刘禹锡 (字梦得) 因朝廷内政治集团斗争受牵连,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承召回京,正值春天,游玄都观,满观桃花灿烂如霞,桃树皆为刘禹锡去京后所栽,刘心生感慨而作诗。又被妒嫉他的人告发,说他心怀怨望,因此不久他又被任外官,十四年后才又回京都,而玄都观中已一派萧然,无复一桃树,于是题诗以纪此事。亦有参用刘晨、阮肇二人上山遇仙女事者。参见 〖刘阮入天台〗。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去而复来,多有感伤追怀之意; 也用以咏桃花。

【典形】 刘郎重到、刘郎归、刘郎前度、刘郎去后栽、梦得诮桃红、梦得桃、前度刘郎、前度桃花、桃花前度、玄都观里桃、玄都千树、玄都前度、栽桃刘、桃花记刘郎、问讯旧玄都、刘郎观里花、刘郎去后花、玄都观里花、桃花梦破、前度看花、前度心情、种桃前度、两度刘郎、玄都遗恨、玄都春老、玄都秀句、去后桃花。

【示例】

〔刘郎重到〕宋·周密《探芳信·西泠春感》:“向水院维舟,津亭唤酒。叹刘郎重到,依依漫怀旧。”

〔刘郎归〕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式》:“刘郎归何日,红桃炼残霞。”

〔刘郎前度〕 清·王夫之《和白沙桃花》:“刘郎前度人无恙,日日看花不厌来。”

〔刘郎去后栽〕 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之七:“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

〔梦得诮桃红〕 清·王夫之《广遣头》:“为遣汾阳营李白,徒教梦得诮桃红。”

〔梦得桃〕宋·汪元量《酬隐者刘桃冈》:“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前度刘郎〕 宋·王易简《齐天乐·客长安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前度桃花〕 宋·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桃花前度〕 明·徐渭《镜波馆》:“旧事比君堪一笑,桃花前度属刘郎。”

〔玄都观里桃〕宋·朱淑真 《杏花》:“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玄都千树〕 宋·辛弃疾 《金缕曲》:“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玄都前度〕 宋·张炎《还京乐·送陈行之归吴》:“正翠阴迷路。年光荏苒成孤旅。待趁燕樯,休忘了玄都前度。”

〔栽桃刘〕 宋·张元干《次仲弥性所和》:“从来谁数折巾郭,重到似是栽桃刘。”


【词语前度刘郎】  成语:前度刘郎汉语词典:前度刘郎

猜你喜欢

  • 一解不如一解

    同“一蟹不如一蟹”。解,古通“蟹”。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至近日,宗门诸名下,争以坛坫自高,相驳相嘲,以至相妒相詈,真一解不如一解矣。”见“一蟹不如一蟹”。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

  • 周召分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公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 杨朱泣歧路

    《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引作“杨朱见歧路而哭”。又《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后因以“杨朱泣歧路

  • 燕山桂

    源见“五桂联芳”。誉称五代时燕山 渔阳人窦禹钧五子相继登科。泛指登科及第之人。金元好问《王敦夫祥止庵》诗:“情知不羡燕山桂,一树灵椿岁八千。”

  • 鹅经

    源见“换鹅书”。雅称书法。明吴应箕《寄严印持西湖兼问子岸》诗:“鹤屿秋谁问,鹅经老更妍。”亦借指《黄庭经》。元 卢大雅《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词语鹅经】   汉语大词

  • 郤诜丹桂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郤诜丹桂”喻科举及第。丹桂,桂树的一种。前蜀

  • 玉壶

    源见“壶中天”。用指仙境。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五:“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玉壶琼岛,万古愁人少。”【词语玉壶】   汉语大词典:玉壶

  • 得马生灾

    同“得马折足”。唐元稹《哭子》诗之一:“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连动 指因福得祸。语本《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 奴颜婢膝

    奴隶的脸色和婢女的膝部动作,形容卑屈取媚的样子。晋葛洪《抱朴子.交际篇》:“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并列 形容低声下气,谄媚讨好的样子。《九尾龟》68回:“在上司面前做不出的

  • 莫逆之交

    源见“莫逆”。谓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谊。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魏书.眭夸传》:“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老残游记》七回:“此人当年在河南时,我们是莫逆之交。”偏正 莫逆,不抵触、不违背。志同道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