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力尽筋疲

力尽筋疲

亦作“筋疲力尽”。即用尽精力。唐代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并列 力气用尽,筋骨疲惫。形容极度疲乏。萧育轩《乱世少年》:“我渐渐地~,接连几次被他打翻在地。”△多用于形容体力。→力困筋乏 力蹙势穷 ↔生龙活虎 精神抖擞 精力充沛 力敌万夫。也作“筋疲力尽”、“精疲力尽”。


【词语力尽筋疲】  成语:力尽筋疲汉语词典:力尽筋疲

猜你喜欢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其严乎’!”意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有许多人监视着,不可不谨慎。亦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往往要受别人的监督,做了坏事,也绝对不能遮人耳目,隐瞒下去。宋《二

  • 懒残

    源见“懒残煨半芋”。泛指高僧。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清唐孙华《煨芋》诗:“鹄陂豆饭堪同饱,富贵无心问懒残。”【词语懒残】   汉语大词典:懒残

  • 耳属

    《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郑玄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后因以“耳属”谓窃听。《晋书.苻坚载记上》:“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

  • 方诸

    南朝 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又:“方诸东西面又各有小方诸,去大方诸三千里,小方诸亦方面各三百里,周回一千二百里,亦各别

  • 讲树

    源见“嵇康锻”。谓思亲念旧。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移谈讲树,就简书筠。”倪璠注:“讲树,当是引高士事。《晋书》曰:‘嵇康家有盛柳树,恒居其下,亲旧以鸡酒往与啖,清谈而已。’”清吴伟业《寿继起和尚》诗

  • 持布鼓过雷门

    《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因以“持布鼓过雷门”谓浅陋者在高手前卖弄本领。明茅维《与愚阳和尚书》:“

  • 白头宫女

    唐.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的大意为:几个白头宫女,在春天花开季节,回忆当年开元遗事,闲述玄宗皇帝的各种轶闻。诗歌集中表达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

  • 起夜来

    《乐府诗集》卷七十五南朝梁.柳恽《起夜来》题解引《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乐府诗集》中有《起夜来》诗篇,是歌唱一女子思念其情人的歌词。后遂用为女子思慕情人之典。唐.施肩

  • 腰金拖紫

    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 弓弩持满

    见“弓上弦,刀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