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

意:会意,想象。 古代中医治病,常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辨症施治,没有定法,往往只可意会,故云。语出《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后多引作〔医者意也〕。《旧唐书.方伎传.许胤宗》:“或谓曰:‘公医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〇:“医者意也。古人有不因切脉随知病源者。”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塞语部》:“欧(阳)文忠语东坡曰:‘昔有乘船遇风而得疾者,医家取多年舵牙为舵工手汗所渍处,刮末和丹砂伏神之剂煎饮,疾遂愈。乃知医者意也。’东坡曰:‘如公言,今学者昏惰,当令多食笔墨灰。’”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医者意也。’以意为医,十验八九。”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据舆论说,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


猜你喜欢

  • 斤削

    同“斤斧”。唐 冯贽《云仙杂记.石斧欲斫断诗手》:“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元 戴善夫《风光好》四折:“小官偶作一词,望大人斤削。”【词语斤削】   汉语大词典:斤削

  • 赐玦

    源见“赐环”。谓斥逐大臣。明杨珽《龙膏记.访旧》:“向年元载赐玦之时,其女湘英,没入我家。”【词语赐玦】   汉语大词典:赐玦

  • 金槌夺晋鄙

    源见“朱亥袖椎”。指义士朱亥为信陵君解危济困。唐 唐尧客《大梁行》诗:“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 嬴。”

  • 天狗堕地

    《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

  • 以貌取人

    指孔子只看子羽相貌丑陋,没有正确认识他的为人。后以此典形容仅根据对方外貌来认定人,就要出差错。子羽(前512年——?),复姓澹(Tán谈)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城)人。孔子学生,春秋末

  • 皂白不分

    同“不分皂白”。比喻好坏不能分辨。清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至不驱之夷,应俟事竣,另行示期,再准搬回长住,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见“不分皂白”。清·

  • 一言难尽

    形容事情的繁复曲折,不是一句话所能说完。《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妇女道:‘张主管,如何不认得我?我便是小夫人。’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主谓 一句话难以说清楚

  • 知不足

    自知德性、才学不够。《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百尺卧高楼

    同“百尺卧元龙”。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追和》词:“梦中原,挥老泪,遍神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 对床夜语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写风雪或风雨声中,对床谈心的情景。“夜雨对床”之语,唐人多有。宋.苏轼、苏辙兄弟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