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头木奴

千头木奴

三国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 龙阳 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尔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余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后以“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或指维持生计的家产。多形容人家道殷足。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家徒四壁求杨意,树少千头愧木奴。”清吴雯《再送芝仙》诗:“千头木奴更可贵,丹苞朱实无空枝。”


【典源】《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 《襄阳记》曰:“ (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余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水经注·沅水注》亦载。

【今译】 三国时李衡每想置家产,均遭妻子反对。后李密遣十个家奴在武陵水洲上盖房,种下千株甘橘。临死前,李衡才告诉儿子,州中有千头木奴,可供衣食资用。李衡死后,其子将木奴事告诉母亲,母亲说那一定是种下的甘橘,家中的十户家仆已有七八年不见,准是去种橘安家了。后橘树长成,每年以橘得绢数千匹,家境殷实富足。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维持生计的家户; 也用以咏橘。

【典形】 黄柑千树、江橘千头、橘封千户、橘里、橘奴、橘千头、橘州、李衡奴、木奴、木奴橘、奴橘、千木奴、千奴、千树封侯、千树无资、千头、洲中奴、甘橘万头奴、橘黄千树、栽橘防贫、种橘园林、江陵种橘、木奴千树、千橘江陵、山中奴婢、橘为奴、栽黄橘、江头橘、千头橘。

【示例】

〔黄柑千树〕 清·盛锦 《蜀道写怀》:“心折江陵灌园叟,黄柑千树比封侯。”

〔江橘千头〕 宋·黄庭坚《和师厚效居》:“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橘封千户〕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赠汪秀才》:“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橘里〕 宋·王沂孙 《南浦 ·春水》:“何时橘里莼乡? 泛一舸翩然,东风归兴。”

〔橘奴〕 唐·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橘千头〕 宋·苏轼《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之二:“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

〔橘州〕 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州。”

〔李衡奴〕 唐·罗隐《秋日富春江行》:“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木奴〕 明·汤显祖《牡丹亭》:“家徒四壁求杨意,树少千头愧木奴。”

〔木奴橘〕 唐·李商隐《陆发荆南始至商洛》:“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奴橘〕 唐·陆龟蒙《丹阳道中寄友生》:“旧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

〔千木奴〕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千奴〕 宋·苏轼《食柑》:“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千树封侯〕 宋·杨亿《梨》:“繁花如雪早伤春,千树封侯未是贫。”

〔千树无资〕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留家则千树无资,遗子则一经而已。”

〔洲中奴〕 宋·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之三:“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词语千头木奴】  成语:千头木奴汉语词典:千头木奴

猜你喜欢

  • 鸣琴单父堂

    同“鸣琴化治”。清归庄《赠县令胡侯》诗:“重公雅谊推三世,一听鸣琴单父堂。”

  • 竹西歌吹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此是杜牧诗之名篇。后因此诗中有“竹西”“歌吹”之词,故扬州筑有“竹西亭”,

  • 朽驭

    同“朽索驭马”。唐薛稷《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策》之一:“怀乎朽驭,既识为君之难;跼此春冰,未见为臣之易。”

  • 帱载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后因以“帱载”指天地之德。清林则徐《念奏巡阅澳门情形折》:“臣等沿途察看,不但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即夷人亦皆叠背摩肩,奔趋恐后,恬熙景象

  • 龙气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元张翥《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诗:“雨归龙气湿,晴浴鹤媒骄。”同“龙虎气”。《旧唐书.玄宗纪上》:“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顷余,望气者以

  • 山翁醉

    同“山公醉酒”。唐温庭筠《题友人池亭》诗:“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山翁醉,曲米能消杜甫愁。”

  • 径一周三

    《周髀算经》卷上“句股圆方图”汉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后因以“径一周三”喻两者相比差距甚大。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但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

  • 吹箫俦侣

    源见“乘鸾”。指神仙伴侣或情侣。宋 李宏模《庆清朝.木芙蓉》词:“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

  • 不作洪乔

    源见“致书邮”。谓愿代为传递书信。宋李光《赠陈谦》诗:“诸贤书稳致,定不作洪乔。”

  • 马浡牛溲

    见“牛溲马勃”。清·薛雪《一瓢诗话》174:“稗官野史,尽作雅音,~,尽收药笼。”【词语马浡牛溲】  成语:马浡牛溲汉语大词典:马浡牛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