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辕,车前驾马的车杠;辙,车轮在路上走过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而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后也用作表达背道而驰的意思。战国后期,魏王想攻打邯郸,魏臣季梁于外出途中得知此事,半路上便赶了回来。蓬头垢面也顾不得整理,便去见魏王说,我这次回来,在路上见到一个人驾车北行。告诉我他要到楚国去。我说,你到楚国,为什么却向北走?他说,我的马好。我说,你的马虽好,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他又说,我的旅费充足。我说,旅费充足,但路却错了啊。他又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高。我说,这些条件越好,只能会离楚国越远。现在大王您要成就霸业,言行应当为天下人信服。如果倚仗国力强大,兵卒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来扩充疆土,抬高声望,只能离统一天下的目标越来越远,就好象那个人要去楚国但却向北走一样。

【出典】: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主,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例句】:

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并列 辕,车前驾牲口的长木。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指道路。本要向南走,车子却向北行驶。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背道而驰。张贤华《欲海沉浮》:“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上~,细究缘由,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甚至还有个人权力与意气之争。”△贬义。批评根本方向错误的用语。→适得其反 ↔异途同归。也作“北辕南辙”、“北辙南辕”、“北辕适越”、“北辕适粤”、“北辕适楚”。


【典源】《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 (太) 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译】 战国时季梁对魏王说:“我今来见大王,在太行山遇见一人,正驾车向北走,他告诉我:‘我要到南方楚国去。’我说:‘你去楚国,为什么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好,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盘费足。’我说:‘盘费虽然足,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驾车人技术高。’这几方面越好,只能离楚国越远。”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行动与目的相反,不会达到目的。

【典形】 北辕失、北辙南辕、背南辕、南辕、适燕当北辕、之楚北首、北辙。

【示例】

〔北辕失〕 唐·韦嗣立《偶游龙门北溪》:“还悟北辕失,方永南涧田。”

〔北辙南辕〕 清·洪升《长生殿》:“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辙南辕。”

〔背南辕〕 金 · 元好问 《哀武子告》:“生气曾思作九原,迷涂争得背南辕。”

〔南辕〕 清·王夫之《和白沙》之二:“适燕而南辕,终身无返迹。”

〔适燕当北辕〕 宋·陆游《杂感十首》之六:“适燕当北辕,调瑟当解弦。”


【词语南辕北辙】  成语:南辕北辙汉语词典:南辕北辙

猜你喜欢

  • 山亏一篑

    同“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遂无成

  •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明月当空,清风吹拂,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面对良宵美景,人们常有的思虑。语出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鲁迅《准风月谈.前记》:“‘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好

  • 谢公屐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爱游山玩水,为登山穿有齿木屐,可前后装卸。后遂用为咏登山之典。唐.陆

  • 琴高借双鲤

    同“琴高乘鲤”。宋刘筠《赤日》诗:“争得琴高借双鲤,暂游姑射对冰姿。”

  • 项别骓

    源见“虞歌诀别”。吟咏主人与坐骑的深情。唐白居易《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念倍燕来骏,情深项别骓。”【词语项别骓】   汉语大词典

  • 剉荐截发

    源见“剪发待宾”。称扬母亲贤明。清张岱《课儿读诗》:“小人有母,剉荐截发,无米妇难以作居停。”

  • 怀章惊奴

    《汉书.朱买臣传》:“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其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见,现,显露)。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

  • 韠冕

    《诗.桧风.素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朱熹集传:“韠,蔽膝也,以韦为之。冕服谓之韨,其余曰韠。韠从裳色,素衣素裳,则素韠矣。”后因以“韠冕”借指官员朝觐的衣饰。汉刘向《说苑.修

  • 月堂

    唐玄宗时权臣李林甫的堂名,李林甫常于此设计构陷大臣。《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有堂如偃月,号月堂,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中,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词语月堂】   汉语大词典:月堂

  • 扬扬拥盖

    借指得势之人。明杨慎《三岔驿》诗: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