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病忘家

去病忘家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奴贵族南扰,屡立战功。汉武帝特给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还未消灭,不用经营自家!”因此汉武帝更加看重宠爱他。此典又作“霍勋”、“匈奴未灭”、“去病不为家”、“忘家”。

【出典】: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2939页:“天子为治(修治;建造)第(府第。上等房屋;大宅院),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不)以(用)家为(为家,经营自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例句】: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典源】《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汉书·霍去病传》亦载。

【今译】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屡立战功,武帝为他修建府第,让他自己去看,霍回答:“匈奴尚未消灭,要家有什么用!”武帝因此对他更加赏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

【典形】 霍勋、去病不为家、去病忘家、忘家、匈奴未灭、不言家、去病无家、家何为。

【示例】

〔霍勋〕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去病不为家〕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去病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忘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 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匈奴未灭〕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猜你喜欢

  • 天壤王郎

    《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迁谢家,意大不说(悦)。太傅(谢安)慰释之曰:‘王郎,逸少(王羲之)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憾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

  • 悬棒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郎,古时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除洛阳北部尉(官名,洛阳北部尉当是相当县尉一级的下级官吏),迁顿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指曹操)初入廨(音xiè,

  • 还珠

    源见“合浦珠还”。形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唐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子孝觉亲荣,独揽还珠美。”清姚祖同《过岭》诗之三:“佩犊思醲化,还珠有治源。”【词语还珠】   汉语大词典:还珠

  • 争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争夺贱物、权势利禄。金元好问《天门引》:“海中仙人黄鹄举,大笑人间争腐鼠。”

  • 尊中弩

    同“映弩”。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尊,一本作“樽”。【词语尊中弩】   汉语大词典:尊中弩

  • 孔子闻俎豆

    《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行。”俎豆,本指礼器,孔子所谓“俎豆之事”指礼乐等文化方面的事。卫灵公问孔子问布阵打仗的事,孔子以未学不

  • 关中约法

    源见“约法三章”。指汉高祖刘邦初入关与父老订的约法三章。比喻简明法规。宋汪元量《贾魏公府》诗:“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

  • 嵇鹤

    源见“鹤立鸡群”。原比喻嵇绍出众拔萃如独立鸡群之野鹤,后借指脱俗超群之士。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词语嵇鹤】   汉语大词典:嵇鹤

  • 鸡肋拳揎

    《晋书.刘伶传》:“(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鸡肋,用以比喻瘦弱的身体。晋刘伶在将遭一俗人殴打时,十分镇定而机智,以幽默的语言迅速弱化了矛盾的

  • 为山止篑

    源见“功亏一篑”。谓功败垂成。《北齐书.神武帝下》:“为山止篑,相为惜之。”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相为惜之。”△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