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比喻得意忘言。后多用来比喻功成而忘其所凭借,或用为彼此默喻之意。荃:香草,可为鱼饵。或说通“筌”,捕鱼用的鱼笱一类的竹器。蹄:兔
刘吉(1427-1493年),字祐之,号约庵,博野(今属河北)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左侍郎。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十一年(1475年)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周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后不省方。”三国魏.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唐.孔颖达疏:“复谓反本,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史记》卷二十五《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
源见“刘阮天台”。指仙人的食物。唐张贲《以青䭀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绝》:“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指祸近其身,尚无所知。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主谓 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语本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
膏,油脂。馥(fù副),香气。指得到前人留下的余泽。亦作“余膏剩馥”、“剩馥残膏”。为《新唐书》称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话。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
同“掌上明珠”。南朝 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悯怜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唐白居易《哭崔儿》诗:“掌珠一颗儿三岁,鬓发千茎父六旬。”【词语掌珠】 汉语大词典:掌珠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悠闲享乐的歌曲。唐刘驾《励志》诗:“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虑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成玄英疏:“无何有,言无有也。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后多用以指空洞虚幻的境界。宋
《后汉书.马融传》:“(马融)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帐纱,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传论》:“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东汉名儒马融,史载其生活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