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告朔饩羊

告朔饩羊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西周时期,诸侯每月初一规定应祭祀祖庙,祭时要用活羊。这一奴隶制社会的礼制,到春秋时期,自鲁文公始,诸侯便不亲临祭祀,只是送一只活羊应付一下。子贡以为这种做法名存实亡,因而主张取消。孔子坚持保留旧礼制,所以反对子贡的意见。

后以“告朔饩羊”比喻办事不认真负责,敷衍塞责。

《佩文韵府》卷二十二(下)“羊。饩羊”下引柳宗元诗:“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


并列 语出《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饩羊,祭庙用的活羊。周制,诸侯每月初一日告庙听政,叫“告朔”。鲁自文公起,不视朔而有司犹供饩羊,子贡因此要把祭庙用羊的旧例废掉;但孔子却不以为然。后人因以“告朔饩羊”比喻形式上的虚文。[例]应依法办事,决不能将其视为~,另搞一套。※告,不读作gào;饩,不读作qì。△用于描写形式主义、虚假。


【词语告朔饩羊】  成语:告朔饩羊汉语词典:告朔饩羊

猜你喜欢

  • 雕鸟尽,良弓藏

    同“鸟尽弓藏”。《水浒传》九十回:“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鸟尽,良弓藏。’”

  • 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之:指父母。或养育自己的人。昊天:上天,老天爷。罔:无。极:准则。 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怎奈上天没有准则,对我不加保佑。 常用以发抒对父母养育之恩欲报而无从报答的怨恨之情。语出《诗.小雅.蓼莪》:

  •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作梦,长庚孤月自青天。”见“白衣苍狗”。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词语苍狗白衣】  成语:苍狗

  • 八窗玲珑

    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原谓室内四壁皆窗,轩敞明亮,后因以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朱子语类》卷一百:“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个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珑

  • 沉井辖

    源见“陈遵投辖”。表示热情挽留客人。清唐孙华《王潞亭同年招饮观剧》诗:“痛饮千巡沉井辖,清歌百叠坠梁尘。”

  • 支许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遂以指僧人和文士的交谊。唐

  • 洛中豪士

    唐.康骈《剧谈录》:“唐乾符中,洛中有豪士,承藉勋荫,锦衣玉食,极口腹之欲。尝谓僧圣刚曰:‘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熟,谓之炼火,方可入炊;不然,犹有烟气,难餐。’及大寇先陷瀍洛,财产剽尽,昆仲数人,与圣刚

  • 冯唐白首

    源见“冯唐易老”。谓高寿。宋晁补之《引驾行.永嘉郡君生日》词:“庆孟光齐眉,冯唐白首,镇同欢笑。”见“冯唐易老”。宋·晁补之《引驾行·水嘉郡君生日》词:“庆孟光齐眉,~,镇同欢笑。”【词语冯唐白首】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见“知其一,不知其二”。【词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成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汉语大词典: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左挈右提

    见“左提右挈”。蔡东藩《民国演义》87回:“况冯总统江淮坐镇,夙得军心……果能举~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词语左挈右提】  成语:左挈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