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屈原《天问》:“八柱何当”。汉.王逸注:“谓天有八柱。”《资治通鉴.唐纪》:“一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深。”屈原在《天问》说天有八根柱子支撑着。故后因以用一根柱子支撑来比喻个人
参见:河上公
晋.陆机《陆机集.叹逝赋.序》:“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内,索然已尽。以是思哀,哀可知矣
穿粗布衣服,吃粗糙饭食。形容生活俭朴。王烈(约141-218年),字彦方,早年有盛名,通识治道。他办学校,救济灾民。他所居的地方民风淳厚,行人路不拾遗。诸侯都亲自前去拜访他,询问如何施政。他立志不仕,
同“瓜田李下”。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并列 在李树下整冠,在瓜田里穿鞋,有被人当作偷李偷瓜的嫌疑。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
源见“东华软尘”。形容繁华热闹。宋 汤恢《倦寻芳》词:“记旧日、西湖行乐,载酒寻春,十里尘软。”
源见“骑鹤上扬州”。比喻游历他乡风景名胜。清李调元《题陕州牧雷莲客放鹤小照》诗:“待得腰缠十万贯,与君骑鹤扬州游。”
同“荆山璞”。清赵执信《赠李客山》诗:“谁识荆山珍,潜待连城价。”
源见“掌上舞”。形容舞姿轻盈。宋柳永《凤归云》词:“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
见“目不识丁”。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者可为郡邑博士。”【词语目不识字】 成语:目不识字汉语大词典:目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