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因人成事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赵胜及毛遂都歃血宣誓,缔结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盛的血,右手招呼随行同来的十九位门客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宣誓结盟吧。各位平庸无能,都是依靠别人把事情办成功。”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毛遂左手持槃(通“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歃(shà煞)此血(古代宣誓结盟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古代歃血定盟所用牲血因等级而不同:帝王用牛、马,诸侯用狗、猪,大夫以下用鸡。总称用牲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即“碌碌”,平庸无用),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例句】: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功薄赏厚,因人成事,恩泽年表,常以愧心。”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至于斩捕群盗之功,乃是邻近一夫之力,靖言其始,偶出于臣,虽为国督奸,常怀此志,而因人成事,岂足言劳。”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4折:“小将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冯恩传》:“右侍郎黄宗时虽擅文学,因人成事。” 老舍《四世同堂》68:“晓荷不出主意,因人成事的人禁不住狂风暴雨。”


偏正 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办成事情。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止可~,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贬义。用于不能独立办好事情者。→假手于人 ↔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词语因人成事】  成语:因人成事汉语词典:因人成事

猜你喜欢

  • 鹢首

    源见“文鹢”。古代画鹢鸟于船头,因以指船头。亦泛指船。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法善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鹢首。’”宋京镗《雨中花.重阳》词:“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词语鹢首】 

  • 乐钧天

    同“乐奏钧天”。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尊河砥柱,班侍乐钧天。”

  • 圭玷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以“圭玷”指白玉上的斑点,喻人的缺陷、污点。明沈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须黾勉!效夔龙匡赞,斯无圭玷。”【词语圭玷】   汉语大词典:

  • 甄女

    同“甄神”。明何景明《结肠赋》:“诵麻枲之微词兮,知甄女之托志。”【词语甄女】   汉语大词典:甄女

  • 蒲柳先衰

    同“蒲柳姿”。清袁枚《寄山东周燮堂抚军书》:“桑榆未晚,蒲柳先衰……尚剩几个晨星硕果,思之怃然。”

  • 折而不挠

    挠:屈。 可以折断,但不挠曲。 形容人之刚直不屈。语出《太平御览》卷八〇五引《管子》:“夫玉之所以贵者,九德出焉。温润以泽,仁也;折而不挠,勇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崔生高朗,折而不

  • 陈檄

    同“陈琳檄”。宋范成大《谢范老问病》诗:“帖有王书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

  • 秀实头

    源见“戴头来”。用以表示不怕死。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二:“难甘公府宣明面,已戴军门秀实头。”

  • 婢学夫人

    同“婢作夫人”。《儿女英雄传》三六回:“他这日见两位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见“婢作夫人”。《儿女英雄传》36回:“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

  • 及锋而试

    《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