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荀子.大略》:“柳下惠(一说柳下惠即春秋时鲁国人展禽,字季,居住柳下,谥曰惠)与后门者(据清.段玉裁《毛诗故训传》说,后门即《诗经》毛传说的不逮门,即不及门,找不到投奔之处,无处住宿的意思)同衣(用自己的衣服把受寒冷的女子裹在怀中)而不见疑(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的行为。这是因为柳下惠其人品行端正,早已闻名的缘故),非一日之闻也。”

诗经.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亨《传》:“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礼记》注曰“以体曰妪”,按妪即是坐之于怀的意思)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引自《毛诗正义》第九册)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妾”:“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

春秋时,鲁国大夫柳下惠为人品格高尚,有一次他救了一个被冻僵的女子,把她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使她复苏。人们知道后却并不怀疑他非礼。后常用“坐怀不乱”借以称道人品行端正,男女相处而不发生淫乱行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八回:“唐敖道:‘据这光景,舅兄竟是柳下惠坐怀不乱了。’”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柳下惠、鲁男子。”

《醒世恒言》卷七:“大尹呵呵大笑道:‘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


述补 形容男子作风正派,与女子同处而不迷乱。语本《荀子·大略》载:“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夜宿城门,遇一女子,担心她受冻,用自己的衣服把她裹在怀里,却没有淫乱行为。”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与我对她所产生的那些念头相比,我对她的举动简直是拘谨到了‘ ~ ’的地步!”△褒义。多用于描写人品、行为方面。


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而无淫乱之举。

为什么是 “坐怀”不乱呢?

荀子·大略》里说: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事情呢?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名叫展禽,食邑在柳下,死后谥号为惠,故后人尊称为柳下惠。他深懂并严格遵守当时的礼节,人们都知晓他是位大贤人。有次外出,未赶回家,便 “夜宿城门”。当地,有一女子寻宿,他怕那女子冻死,便解开衣裳把那女子裹在怀里。人们见了,没有哪个怀疑他行为不轨,有淫乱行为。所以荀子说: “同衣而不见疑。”因女子在他怀里,所以说是 “坐怀不乱”( 裹而坐眠) 。

此事当然是古代传说,然柳下惠的人品却是令人敬佩的。事见元·陶宗仪 《辍耕录》。


【词语坐怀不乱】  成语:坐怀不乱汉语词典:坐怀不乱

猜你喜欢

  • 倚瑟高歌

    《史记.张释之列传》:张释之“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斫陈,蕠漆其

  • 击钵

    同“击钵催诗”。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蜡梅》:“坐想明年吴与越,行酒赋诗听击钵。”【词语击钵】   汉语大词典:击钵

  • 阳台荐枕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唐王勃《杂曲》:“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 倾盖

    源见“程孔倾盖”。形容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唐储光羲《贻袁三拾遗谪作》诗:“倾盖洛之滨,依然心事亲。”宋苏轼《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词语倾盖】   汉语大词典:倾盖

  • 能者多劳

    有才能的人,也就多受些劳苦。《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谓当弃绝巧智,以无能为乐。语意本此。后引申为有才能的人就该多辛苦些,多做些工作。主谓 有能力的人多干事,多劳

  • 特立独行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勿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勿与,异勿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旧指自恃有操守,有识见,不

  • 戏彩

    同“戏彩娱亲”。宋张元幹《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词语戏彩】   汉语大词典:戏彩

  • 烟霞癖

    同“烟霞痼疾”。前蜀贯休《别卢使君归东阳》诗之二:“难医林薮烟霞癖,又出芝兰父母乡。”【词语烟霞癖】  成语:烟霞癖汉语大词典:烟霞癖

  • 布荆

    同“荆钗布裙”。明周履靖《锦笺记.怨寡》:“妾乃常伯醒之妻是也,夫有刘伶之癖,家无陶令之储,粉黛慵施,布荆是饰。”【词语布荆】   汉语大词典:布荆

  • 韲臼

    调和诸味的石臼,为“辞”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与杨修一起过曹娥碑下,见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杨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