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同“纳”。 好像自己把人推到山沟中似的。 表示自己负有极大的直接责任。语出《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
《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后因以“庚桑畏垒”指绝圣弃智,清静无为。唐卢照
源见“载酒问奇字”。借指老师的高深学问。清尤侗《题张德符方瓢册》诗:“韩愈高文传李汉,扬雄奇字付侯芭。”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先是有童谣曰:‘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
《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
同“矍相圃”。清钱谦益《邹孟阳六十序》:“往吴越之间,以文章声气相慕说者,凡十余曹;四十年来,如矍圃之观人,去者已过半矣。”【词语矍圃】 汉语大词典:矍圃
同“溱洧之讥”。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微词》:“元祐中,大官有婚于中表者,已涉溱 洧之嫌。”
同“曾母投抒”。唐白居易《思子台有感》诗:“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耐力大小;时间长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比喻判断事物要经过长期观察。毛泽东《论持久战》:“游击战争没有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博识安足继之。’”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