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而化之

大而化之

原指以大道化服天下,后则形容为事当举其概要,不宜琐细、具体。齐人浩生不害问孟子,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回答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的人。浩生不害又问,什么叫作好?什么叫作实在?孟子回答道,一个人使他人感到可爱便是好,他自己的确有值得人爱的优点便叫实在;那些优点确乎充实于他本身便叫作美;不止是充实,而且表现突出便叫作大;不但是大,而且能化服世人便叫作圣;圣人德广,以至到了神妙不可测度的境界,便叫作神。乐正子正是处在好和实在二者之间和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出典】:

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例句】:

朱自清《文心序》:“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大而化之了。”


其他 原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现用以形容做事马虎,不谨慎。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朱自清《文心序》:“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了。”△用于做事态度马虎方面。→粗枝大叶 敷衍了事 ↔寻根究底 小心翼翼


【词语大而化之】  成语:大而化之汉语词典:大而化之

猜你喜欢

  • 介眉寿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后以“介眉寿”为祝寿之词。南朝 梁沈约《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 回眸之报

    同“龟酬孔”。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则回眸之报,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讵专闻于往笛?”

  • 握拳透爪

    《晋书.卞壶传》:“卞壶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也。……(苏峻作乱)诏以壶都督大桁东诸军事、假节,复加领军将军、给事中。壶率郭默、赵胤等与峻大战于西陵,为峻所破。……苦战,遂死之,时年四十八。……咸康六年,

  • 昼锦

    ①衣绣昼行【词语昼锦】   汉语大词典:昼锦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必偏信,则愚日甚矣。”王符所言,指必须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

  • 借恂

    同“借寇恂”。元李孝光《青玉案》词:“清都虎豹,借恂无计,衮职须君补。”【词语借恂】   汉语大词典:借恂

  • 贼夫人之子

    贼:毁坏。夫:这,那。 害了人家的孩子。 常用于对错误导向者的斥责。语出《论语.先进》:“子路使之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何晏集解:“包氏曰:‘子羔未熟习而使为政,所以贼害人也。’”《三

  • 五经嘲笥腹

    源见“孝先便腹”。指弟子嘲笑老师懒读好睡。宋许月卿《次周尚书》诗之一:“幸免五经嘲笥腹,可无百尺进竿头。”

  • 化为异物

    异物:“鬼”的讳称。 旧指人死。语出汉.贾谊《鹏鸟赋》:“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三国.魏文帝《与吴质书》:“元瑜长逝,化为异物。”《聊斋志异.婴宁》:“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曰:‘自上元相遇,

  • 松乔之寿

    《汉书.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松乔之寿。”松乔:古代神话传说,王子乔、赤松子均为长寿仙人。后世常以“松乔之寿”做为谀词祝语,祝愿某人如同赤松子、王子乔那年长寿颐年。《隋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