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皇封松

始皇封松

指秦始皇往东方巡游泰山,避雨树下,因封松树官爵名称。后以此典咏松或咏泰山事。秦始皇攻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后,统一了全中国。取消分封,行郡、县制。收缴兵器铸金人。以弱民众。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之城防工事,修建驰道,开展全国陆路交通。于是他亲到各地巡游。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东方巡视郡、县,登上邹峄(yì益)山(今山东邹县东南)。立石碑,与鲁地儒生们商议,刻石歌颂秦朝功德。讨论祭祀天地山川之事。于是登上泰山,立石碑,筑土坛,举行祭天盛典。下山时,突然刮风下雨,秦始皇在一棵松树下休息避雨,因此赐封那棵松树为“五大夫”。此典又作“五树松”、“五松受职”、“五株封”、“大夫封”、“秦皇旧日封”、“大夫松”、“封松”、“秦封树”、“秦封大夫”。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42、243页:“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今山东泰山以南地区)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shàn善,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今山东中部),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爵位名。秦、汉官制二十等爵的第九级。秦始皇赐封的是一棵松树)。”《集解》张晏曰:“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瓒曰:“积土为封。谓负土于泰山上,为坛而祭之。”

【例句】: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唐·李白《奉饯十七翁》:“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 唐·陆贽《禁中春松》:“愿符千岁寿,不羡五株封。”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或著佳人号,或以大夫封。” 元·徐再思《殿前欢·观音山眠松》:“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明·李梦阳《郑生至泰山》:“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 清·顾炎武《登岱》:“立石既已刓,封松既已残。”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炉一夜柴。” 清·郑鉽《扰龙松歌》:“秦封大夫宁胜此,何为偃蹇深山里。”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汉·应劭《汉官仪》 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道,封为大夫松也。”

【今译】 秦始皇上秦山封禅祭山,下山时忽遇暴风雨,只得在松树下躲避。始皇认为松树有功,于是封树为五大夫(秦时官爵名)。

【释义】 后以此典咏松或咏泰山事。

【典形】 大夫封、大夫松、封松、秦封大夫、秦封树、秦皇旧日封、五树松、五松受职、五株封、老松大夫官、松作大夫、秦帝封。

【示例】

〔大夫封〕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或著佳人号,或以大夫封。”

〔大夫松〕 明·李梦阳 《郑生至泰山》:“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

〔封松〕 清·顾炎武《登岱》:“立石既已刓,封松既已残。”

〔秦封大夫〕 清·郑鉽《扰龙松歌》:秦封大夫宁胜此,何为偃蹇深山里。”

〔秦封树〕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炉一夜柴。”

〔秦皇旧日封〕 元·徐再思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五树松〕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五松受职〕 唐·李白 《奉饯十七翁》:“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

〔五株封〕 唐·陆贽《禁中春松》:“愿符千岁寿,不羡五株封。”


猜你喜欢

  • ?家宅

    源见“宅相”。指舅氏。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思君?家宅,久接竹林期。”

  • 伯夷筑室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

  • 言瑞

    《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后以“言瑞”谓守信之言。唐李商隐《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右件官文囿驰声,宾阶擅美,口含言瑞,身出礼门。”【词语言瑞】   汉语大词典:言瑞

  • 儿口承唾

    《太平御览》卷三八七“人事部”“唾”后引《秦记》曰:“符朗渡江,尝与朝士宴集。时贤并机、蓐、壶、席。朗欲夸之,唾则令小儿跪而张口,就唾而含出。坐者为不及之远矣。”前秦主苻坚从兄苻朗,在与朝士宴会时,为

  • 梦幻泡影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经书教导佛徒说,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如梦幻、泡影。后常以喻空虚无凭,不切实际的幻梦。宋.王铚《四六话

  • 郭讷言佳

    《太平御览》卷五七〇引邓粲《晋纪》:“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尝入洛观伎人歌,言佳。石崇问其曲,讷不知。崇笑:‘卿不识曲,那得言佳?’讷答:‘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其姓名,然后言美。’崇无以难。”石崇认为郭

  • 八叉手

    源见“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元方回《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诗:“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词语八叉手】  成语:八叉手

  • 庄舄病吟

    同“庄舄越吟”。宋黄庭坚《去岁和元翁重到双涧寺》:“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

  • 乌有翁

    同“乌有先生”。宋陆游《六言》诗之三:“乌有翁边贳酒,无何乡里寻花。”

  •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境就要来到。 形容人心情舒畅,忘却衰老。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