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汝南月旦”。元袁桷《送东平程太守》诗:“百年礼乐维时举,比屋衣冠合旦评。”
源见“馀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馀韵无穷。元白朴《驻马听.歌》曲:“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人来往。”
源见“陈惊座”。原指陈遵。借指名士。宋刘辰翁《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词:“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坐,通“座”。
源见“金兰之友”。指契合的友情。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孟郊《春夜忆萧子真》诗:“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明许自昌
《礼.大学》:“贷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后因称财物获得不以正道,又被人巧夺或浪费以尽者为悖入悖出。并列 收入不正者,一定受到不正当的损失。也指胡乱得到的钱,又胡乱地花去。语本《礼记·大学》:“言悖而出
明代专指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是明代行省中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掌一方的军政大权,所辖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由兵部统辖
招:摆手相招。舟子:船夫。卬( ㄤˊ áng ):我。须:等待。 船夫摆手相招,我等朋友上船。 形容渡口繁忙景象。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清.范锴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吴既灭越,栖勾践于会稽之上,地方千里。勾践得范蠡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台于外而馆贤士,今会稽山有越王台。”后人常用此典故咏史。越王台,是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招纳贤
同“洛阳纸贵”。明高启《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诗:“又思作赋献天子,晓出洛阳价增纸。”
源见“膏肓墨守”。指以其人之说反驳其人。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柳宗元爱《国语》,爱其文也;非《国语》,非其义也……好而知恶,宗元于《国语》有焉。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