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后主纪》又《张贵妃传》载:南朝末,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兵攻占台城、兵临其宫时,投景阳殿井。至夜,为隋兵所执,做了俘虏。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又名胭脂井,故址在今江苏 南京 玄武湖侧。后用为典故
同“谗言三至”。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借指孝顺双亲。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 ‘陆绩怀桔’ 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桔乎?’ 我便跪答云: ‘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 参见:○陆绩桔
源见“愚公谷”。指深山隐者。唐薛逢《夏夜宴明月湖》诗:“圣朝思静默,堪守谷中愚。”
《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后以“奏效”指收效,见效。宋叶適《祭刘阁学文》:“公副杂端,奏效岂多!”【词语
陈寿《三国志.魏志.刘桢传》“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其后太子(指魏文帝曹丕,当时魏武帝曹操在位,故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刘桢,字
《三国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后以“周郎顾”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或指正音律错误之典。唐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
形容专心学习而忘了吃饭。楚国官员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他的老师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答不出来。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用功便忘记吃饭,明白一个道理便高兴得忘了忧愁,这样不知不
同“范蠡扁舟”。唐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诗:“退身高卧楚城幽,独掩闲门汉水头……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源见“资斧”。又《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谓失去行旅之费。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滨海小民,无所得食,逃至南洋、美洲诸地,鬻身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