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硕鼠”。借指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唐孟郊《赠韩郎中愈》诗:“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
圣人的施教,不必过分严肃,但却能够成功。语出《孝经.圣治章》:“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六年》:“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区作战。出自唐裴行俭事迹。裴行俭(619-682年),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拜左卫仓曹参军。显庆二年(657年)迁长安令。麟德二年(665年)拜安西大都护,后调
①形容人多。唐牛希济《崔烈论》:“复结驷连骑而往,观其堆积之所,然后命官。”②形容排场阔绰。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 ●《庄子·让王》: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
谓耀武力于国外,旌:旌旗。《汉书.陈汤传》:“出百死,入绝域……悬旌万里之外。”【词语悬旌万里】 成语:悬旌万里汉语大词典:悬旌万里
《旧唐书.侯君集传》:“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问罪:古代两国交战,先要宣布对方罪状,以为出师征伐的理由。后引申为严厉责问。师:军队。“问罪之师”,指讨伐犯
意谓父亲最了解儿子,国君最了解臣属。语出《管子.大匡》:“鲍叔曰:‘先入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贱臣知弃矣。’”也引作〔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韩非子.十
《南齐书.谢眺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溪壑:山里的河流深谷。无厌:贪欲太大。指人的贪欲太大。后因以“溪壑无厌”为人的贪欲太大,难于满足之典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契丹
同“黄石略”。明唐寅《贫士吟》之三:“贫士居无半亩廛,圯桥拾得老人编。”
牧:治。这里指修养。指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我修养。语本《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见“卑以自牧”。【词语谦卑自牧】 成语:谦卑自牧汉语大词典:谦卑自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