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冠子夏

小冠子夏

西汉人杜钦字子夏,从小就致力钻研经学,家中富有,但一只眼失明,所以不想作官。茂陵人杜邺也字子夏。两个杜子夏都以才能出众而在京城闻名。当地士人称杜钦为“盲杜子夏”来加以区别。杜钦厌恶这个以人的生理缺陷命名的称呼,于是特制了高仅二寸的小帽子,因此京城的人改称他叫“小冠杜子夏”,而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后以此典形容两人才学相当或名字相同,也用以咏帽。

【出典】:

汉书》卷60《杜周传附杜钦传》2667页:“(杜)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才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财(才)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

【例句】:

宋·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 明·高启《赠治冠梁生》:“野人散发秋半稀,小冠宜著称短衣。” 清·钱谦益《戏题万户部小像》:“荆州恰好添飞白,子夏何妨戴小冠。” 清·黄景仁《偶游僧舍见有题》:“慕蔺何曾效马卿,小冠子夏偶同名。” 清·徐倬《湖上赠夏卤均》:“好凭酬谢东西屋,莫妒声名大小冠。” 清·程先贞《目病久不得愈》:“杜冠差觉小,左赋敢嫌迟。”


【词语小冠子夏】  成语:小冠子夏汉语词典:小冠子夏

猜你喜欢

  • 消髀肉

    源见“髀肉复生”。形容鞍马征劳。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诗:“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尤羡愈头风。”

  • 扫轨

    同“闭门却扫”。宋陆游《穷途》诗:“全躯希碌碌,扫轨厌纷纷。”【词语扫轨】   汉语大词典:扫轨

  • 埋羹太守

    王琎(jīn津),字器之。明代日照(今属山东)人。博通经史,对《春秋》一书有精深的研究。初为教授,洪武末年因为贤能得到推荐,被任命为宁波知府。他每天夜里一到四更鼓响时就持烛读书,有时还到诸生(明清时经

  • 落溷花

    源见“飘茵堕溷”。飘入粪坑的落花。喻遭遇不幸者。沈砺《次韵调一粟》:“窥帘紫燕如相识,肠断风前落溷花。”

  • 散栎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人。明唐顺之《天宁寺尘外楼》诗:“已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词语散栎】   汉语大词典:散栎

  •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旧时形容国君养尊处优,不亲世事。语出《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三国.魏文帝《周成汉昭论》:“

  • 霸陵醉尉

    参见“霸陵呵夜”条。【词语霸陵醉尉】  成语:霸陵醉尉汉语大词典:霸陵醉尉

  • 卢谌幄内璆

    《文选》卷二十五晋.刘越石(琨)《重赠卢谌一首》:“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唐.李善注:“悬璧,悬黎以为璧,以喻谌也……璆,玉也。”谌,音chén。璆,音qiú,美玉。晋.卢谌曾在并州刺史刘琨部下任

  • 旃厦

    《汉书.王吉传》:“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 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夏,通“厦”。后因以“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明沈德符《野

  • 日暮途穷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后以“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益道:‘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去时必陷死地,烦乞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