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白鸡之梦”。指人死的预兆。宋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之二:“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词语梦白鸡】 汉语大词典:梦白鸡
荡荡:广阔貌。 旧时谀称帝王圣德广阔无边,以致人民找不出恰当词语来形容他。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晋书.刘隗传.附孙波》:“陛下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亲往曰朝,遣使曰聘。《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汉代郑玄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霸时所
源见“丧家之狗”。忘,通“亡”。比喻穷迫无处存身的人。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想仲尼亦似忘家狗,不信你这样人做官,也难知雕鹗解横秋。”【词语忘家狗】 汉语大词典:忘家狗
同“昭君出塞”。唐李白《王昭君》诗之一:“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三国 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后以“乌鹊南飞”感慨人生漂泊。唐刘沧《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诗:“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典源】 曹操《短歌行》诗:“越陌度
《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晋人王述曾为兰田令,故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蹍,音zhǎh,践踏),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齧破
源见“隋珠弹雀”。喻大才小用,得不偿失。清黄宗羲《〈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志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志,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恫喝。董狐、南史之
源见“沧浪濯缨”。指志行高洁的隐者。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源见“木雁”。表示中庸处世。宋程俱《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明知计出柏马下,正拟身全木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