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带经耕锄

带经耕锄

在田地耕作时,带着经书,随时阅读。兒(ní尼)宽(?-前103)千乘(今山东高青北)人。家境贫寒,年轻时研读《尚书》,在孔安国处受业时,因生活无着,就常为同学们烹炊做饭,有时还要去做雇工谋生。给人家打短工时,他就带着经书去锄田耕地,休息时就在田头诵读诗书,十分勤奋。后来兒宽任御史大夫。后以此典称誉贫家子弟勤奋苦读的精神。

【出典】:

汉书》卷58《兒宽传》2628页:“兒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鉏(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常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常)林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敢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 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藜床负日荷,麦陇带经锄。”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 唐·房玄龄《晋书·皇甫谧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唐·钱起《南溪春耕》:“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宋·刘筠《受诏修书达怀感事三十韵》:“时陪折俎宴,顿异带经锄。” 宋·曾巩《孔明》:“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明·唐寅《贫士吟》之7:“贫士园无一食蔬,带经犹自力耘锄。” 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家学经锄世所欲,会稽竹箭此南金。” 清·黄鷟来《和陶饮酒二十首》之16:“绿畴盈秀色,秉耒思带经。”


猜你喜欢

  • 鲁两生

    同“鲁二生”。清谭嗣同《咏史》之一:“遐哉鲁两生,韬修谢干羽。”【词语鲁两生】   汉语大词典:鲁两生

  • 坐拥书

    同“坐拥百城”。清赵执信《酬王阮亭先生见寄》诗:“不为耽闲寂,终朝坐拥书。”

  • 穿针乞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注:鍮石,黄铜)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字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又据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乞巧楼》载称,

  • 名山业

    借指著书立说。清杭世俊《出国门引》:“七载旧游程可数,卅年壮志事全违。穷檐肯负名山业,史稿还堪证昔非。” 参见:○藏之名山

  • 左图右书

    同“左图右史”。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词语左图右书】  成语:左图右书汉语大词典:左图右书

  • 蒲柳之姿

    《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字道万,元帝少子)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又《晋书.顾悦之传》:“顾悦之字君叔,少有

  • 元规污

    同“元规尘”。清 曾习经《上巳同人集天宁寺饮石遗寓斋》诗:“庶屏元规污,来歌沧浪水。”

  • 独步天下

    南朝.宋.范晔撰《反汉书.戴良传》: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戴良口出大言,自比孔子和禹,藐视天下群才,认为没有人能够与他伦比

  • 盗竽

    《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

  • 三沐三薰

    形容敬重、礼待。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 “再见江山, 依旧一瓶一钵; 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参见:○三浴三薰见“三衅三浴”。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