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应声虫

应声虫

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余友刘伯时,尝见淮西士人杨勔,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辄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之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勔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唐 刘?《隋唐嘉话》卷中与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最早记载此事,但未提及应声虫。后以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杨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应声虫。吾以为孔颖达,真郑康成之应声虫也。”沙汀《困兽记》十五:“只有吕康一点不肯让步,申言他要坚持他的意见到底,不愿做应声虫。”


偏正 比喻没有独立见解,只会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钞·非文事》:“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焉。”△贬义。用于讥人毫无主见。→见风使帆 见风转舵


【词语应声虫】  成语:应声虫汉语词典:应声虫

猜你喜欢

  • 前歌之师

    同“前歌后舞”。《北齐书.幼主后主纪论》:“驰倒戈之旅,抗前歌之师,五世崇基,一举而灭。”

  • 鹏路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仕宦之途。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鹏路忽催,龙津遂壅。”【词语鹏路】   汉语大词典:鹏路

  • 齐宫怨

    源见“齐蝉”。指蝉的苦苦鸣叫。清王昶《台城路.蝉》词:“千秋未了齐宫怨,年年断魂谁诉!”

  • 庄生五石浮

    源见“魏王瓠”。喻浮游江湖。明瞿式耜《和刘简斋韵》之一:“长安棋局那须问,羡杀庄生五石浮。”

  • 牛山叹

    同“牛山下涕”。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词语牛山叹】   汉语大词典:牛山叹

  • 祸起萧墙

    《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东汉.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异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后季

  • 汉官仪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末年,刘玄起兵,将北向都于洛阳,以刘秀兼代司隶校尉。刘秀执政,一切皆恢复汉旧章。百姓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后以“汉官仪”指汉

  • 田文饭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

  • 长安西笑

    源见“屠门大嚼”。谓渴慕帝都。清 丘逢甲《秋兴次张六士韵》:“未解长安西笑乐,薜萝门外是天涯。”【典源】 汉·桓谭《新论》:“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 亭亭而立

    见“亭亭玉立”。刘亨辉《但愿人长久》:“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