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指廉颇,战国时赵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赵孝成王时,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坚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三年之久。后因赵国中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而遭惨败。之后,廉颇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受人挑拨出亡魏国。在魏期间,时常想回到赵国继续做赵国将领。吴子,吴起(?-前381年)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曹县北)人。任魏将时,屡立战功,魏文侯却听信谗言,把他从西河召回。吴起被迫离开西河时,望着西河痛哭流涕,说:“魏君听信谗言,西河之地不久就要被秦国占领了。”这两个意义相近的故事(典故),均深含怀旧之情。见于丘迟《与陈伯之书》。此处丘迟借以启发陈伯之的思旧之情,使陈伯之下决心叛魏归梁。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县)人。幼为劫盗,及年长,目不识书,资性昏昧。积战功于齐末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据寻阳以拒梁。梁武帝萧衍夺取政权后,招降了他,仍任他为江州刺史。502年,陈伯之受部下邓缮的怂恿,起兵反梁,战败后降北魏,做平南将军。505年冬,梁武帝命其弟萧宏率兵北伐。萧宏命其记室(主管表奏,文书的官员)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与陈伯之书》。这封信是一篇出色的招降文章,针对陈伯之的处境和心理状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义正辞严又娓娓动听,既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又表现了作者对陈伯之的真挚情谊,致使陈伯之见信后,幡然悔悟,遂拥兵八千归降了梁朝。丘迟(464-508年)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初仕齐朝。任殿中郎。后入梁,官至司徒从事中郎。能诗善文,辞采富丽,尤以抒情写景见长。齐梁间著名文人。

【出典】:

梁书》卷20《陈伯之传》315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chóu筹,昔日、从前)日,抚弦登陴(pí皮,城上的矮墙),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图,自求多福。”


猜你喜欢

  • 江令

    即江总(519-594年)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为人宽和温裕,好学,善属文,工于五、七言诗。然其诗失于浮艳,故为后主宠幸。总虽当要职,不务朝政,日与后

  • 席扉

    同“席门”。晋葛洪《抱朴子.安贫》:“长卿所以解犊鼻而拥朱旄,曲逆所以下席扉而享茅土。”【词语席扉】   汉语大词典:席扉

  • 列御风

    同“列子御风”。清赵执信《顺流下十八滩》诗:“我身列御风,舟子僚弄丸。”

  • 卖卜成都

    同“成都卖卜”。唐郑世翼《过严君平古井》诗:“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 上鱼竿

    源见“鲇鱼上竹竿”。比喻仕进艰难。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感恩述事》诗之八:“朝士空怜衔鼠穴,山妻应笑上鱼竿。”

  • 柯催

    同“柯烂”。宋陆游《道室秋夜》诗:“粱熟犹馀梦,柯催未毕棋。”

  • 管宁坐穿

    晋.皇甫谧《高士传》下:“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虚馆礼之。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唯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度必乱,乃因征辞还。

  • 孟公好客

    同“孟公投辖”。宋韩元吉《满江红.自鹿田山桥小集潜岳寺坐中酬陈子象词》词:“丞相车茵端未惜,孟公好客聊无客。算明年、谿路海棠开,还相忆。”

  •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百人应诺。 形容豪门权贵,侍从众多,声势显赫。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老身是孟老相公宅上嬷嬷的便是。老相公呼唤,须索见来。”元.无名氏《

  • 粉傅何郎

    同“傅粉何郎”。清李雯《踏莎行.请宴》词:“粉傅何郎,香薰荀令,帽檐低亚花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