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延颈举踵

延颈举踵

伸长脖颈,抬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庄子说,在道德高尚的至德之世,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都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好,穿的衣服美,也认为当时风俗淳厚,局面安定。国家很小,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互相听得到邻国土地上的鸡鸣狗叫,然而,互相之间,却绝少往来。那样的时代,才是最美好的时代。现在这个时代,使得老百姓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后跟,到处张望打听,什么地方有好的长官,装上干粮往那里投奔,从而使他们抛家别主,足迹遍及各个诸侯国,车子的痕迹也远至千里以外。所有这些,都是统治者推崇才智的过错啊!

【出典】:

庄子·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例句】:

《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 《吕氏春秋·顺说》:“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


并列 延,伸长;举,踮起;踵,脚跟。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或非常仰慕。《庄子·胠箧》:“今遂至使民~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喁喁然皆向风慕义。”△多用于描写急切的心理。→延颈鹤望 引颈而望 ↔漠然置之。也作“延颈企踵”、“延颈跂踵”。


【词语延颈举踵】  成语:延颈举踵汉语词典:延颈举踵

猜你喜欢

  • 皋禽

    源见“鹤鸣㈠”。鹤的别名。《文选.谢庄〈月赋〉》:“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李善注:“《诗》曰:‘鹤鸣九皋。’皋禽,鹤也。”【词语皋禽】   汉语大词典:皋禽

  • 夜壑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事物的变化。宋刘子翚《建康六感.宋》诗:“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词语夜壑】   汉语大词典:夜壑

  • 同梦

    《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毛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郑玄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用为夫妻情深之典。柳亚子《席上赋赠蔡贤初将

  • 子房辞留

    源见“留侯慕赤松”。谓避世隐居。晋庾敳《幽人箴》:“韩信耽齐,殒首钟室;子房辞留,高迹卓逸。”

  • 剑气凌云

    源见“丰城剑气”。谓才华出众,志向远大。南朝 梁任昉《宣德皇后再敦梁王令》:“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 伐檀

    《诗.魏风.伐檀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原为《诗.魏风》篇名。后因以为讥刺贪鄙者尸位素餐而贤者不得仕进的典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载云䍐,掩群雅,

  • 积微成著

    同“积微致著”。南朝 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兼语 事物细微时不为人知,经长期积累发展,就会日益显著,被人

  • 濯沧浪

    源见“沧浪濯缨”。指洗心涤虑,超脱世俗。唐戴叔伦《春江独钓》诗:“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宋 程准《水调歌头》词:“濯沧浪,开玉镜,照朱颜。”

  • 压纽

    源见“拜璧”。谓立为太子,继承皇位。明 陆世廉《西台记》二折:“当压纽,储堪副。”【词语压纽】   汉语大词典:压纽

  • 水中月

    佛家语。以水中的月亮,并非实体,比喻一切事物本为空幻。《大智度论.初品.十喻》:“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诸法:指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