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

原为“忍不可忍”,指忍受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后作“忍无可忍”,意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表示忍耐已到了极限。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初从曹操为司空军谋掾,阳平太守。魏明帝临终,拜大将军长史,后出为冀州牧,为曹爽所忌,转结司马懿。后时匈奴、鲜卑寇边,起为并州(今山西)刺史,往见太傅司马懿,脸带怒色,默默无言。司马懿问道:“你得任并州,还嫌职权小吗?今当远别,为何不高兴呢!”孙礼回答说:“我哪里是在意我的官职大小,本想到您会象伊尹、吕尚那样能匡扶汉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功勋。如今社稷将倾,天下汹汹,这才是我不高兴的原因。”说完后,涕泣横流。司马懿劝他:“暂且止住,要忍受不可忍受的事情。”

【出典】:

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卷24第693页:“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忿理分界失分乎?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何明公言之乖细也!……本谓明公齐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例句】: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如果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主谓 忍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了。语本《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高阳《粉墨春秋》:“‘自然是佛海太对不起我! 我~,决定请律师——’杨淑慧突然停顿,然后自责地说……”△多用于描写反抗斗争。→拍案而起是可忍,孰不可忍 扬眉吐气 ↔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逆来顺受 唾面自干


【词语忍无可忍】  成语:忍无可忍汉语词典:忍无可忍

猜你喜欢

  • 斩蛇起义

    源见“赤帝子”。喻刘邦起事推翻暴秦。《水浒传》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 漆室忧

    同“漆室忧葵”。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五:“横流忍问安身处,北望徘徊漆室忧。”

  • 词筒

    源见“诗筒”。盛诗词的竹筒,借指诗词。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紫蟹熟矣胡麻饛,门前钓榜催词筒。”【词语词筒】   汉语大词典:词筒

  • 王姬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陆德明释文:“王姬,武王女,姬,周姓也。”后因以“王姬”称帝王或诸侯之女。北周庾信《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春则帝女采桑,秋则王姬筑馆

  • 扣寂

    晋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扣寂寞而求音。”谓构思而发为文辞的思维活动。后因用“扣寂”指作文赋诗。唐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杨伦笺注:“扣寂,谓赋

  • 歌王子

    《南史》卷四十四《齐武帝诸子传.南海王传》:“南海王子罕字云华,武帝第十一子也,颇有学。母乐容华有宠,故武帝留心。母尝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是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毋病亦愈,咸以为孝感所致

  • 颠夭

    《尚书.周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旧题汉.孔安国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闳夭的

  •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贬官永州司马时(805-815)所写的八篇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钻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今湖南零

  • 钧天乐

    同“钧天广乐”。清魏源《天台纪游》诗之一:“梦闻钧天乐,于彼水晶宅。”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三:“转瞬化作仙女去,晴空为奏钧天乐。”【词语钧天乐】   汉语大词典:钧天

  • 偭规错矩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王逸注:“偭,背也。圆曰规,方曰矩。改,更也。错,置也。言今世之工,才知强巧,皆去规矩,更造方圆,必失坚固,败材木也。”后因以“偭规错矩”谓违背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