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哀孝女曹娥所作之歌。《晋书.夏统传》:“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梁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词语河女之章】
源见“立仗马”。谓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宋陆游《书意》诗:“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周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后不省方。”三国魏.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唐.孔颖达疏:“复谓反本,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史记》卷二十五《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
同“岩耕”。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独无区中缘,永怀岩下趣。”
《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彊人意。’”彊:同“强”。意思是尚可令人奋发。
源见“三槐九棘”。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晋书.魏舒刘寔等传论》:“魏舒、刘寔发虑精华,结绶登槐,览止成务。”【词语登槐】 汉语大词典:登槐
同“荆山璞”。清赵执信《赠李客山》诗:“谁识荆山珍,潜待连城价。”
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元.无名氏《射柳捶丸》一折:“某想虏寇乃是蚍蜉撼大
参见:巢叶龟
鼓励为善,规劝改过。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见“劝善惩恶”。[例]法制文学不能只停留在~的层面上,应该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词语劝善规过】 成语:劝善规过汉语大词典:劝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