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惊惶失措

惊惶失措

惊惶:惊慌。失措:举止不正常,失去常态。由于惊恐害怕,而导致举止失常,不知如何是好。元晖业(?-551年)字绍远,魏景穆皇帝的玄孙。小时阴险刻薄,常与贼寇交往,长大后却折节向学,遍读诸子史传,下笔成文,且极有志向,先后任司空、太尉等官。后来魏室逐渐衰落,高欢、高洋父子势力越来越大,元晖业开始消沉,每日喝酒解忧。北齐天宝二年(552年),他跟随文宣帝高洋到晋阳,一天他在宫门外大骂元韶说:“你还不如一个老妇人,背着玉玺却给别人,为什么不打碎它。我说出这种话来,知道必将被处死,然而你又能再活多久。”文宣帝听到这些话后,便命令处死他。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元孝友。临刑之时,元孝友非常害怕,失去常态。而元晖业却脸不变色,像没事一样。

【出典】:

北齐书·元晖业传》卷28,387页:“天保二年,从驾至晋阳,于宫门外骂元韶曰:‘尔不及一老妪,背负玺与人,何不打碎之。我出此言,既知死也,然尔亦讵得几时!’文宣闻而杀之,亦斩临淮公孝友。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例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少卿虚心病,元有些怕见他的,亦且出于不意,不觉惊惶失措。”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由轻敌而发生的对于准备的放松,和由被敌人进攻所吓倒而发生的惊惶失措,都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不良倾向。”


述补 惊慌不安,不知所措。钱钟书《围城》3:“收发处给他一封电报,他~,险以为苏小姐的死信,有准会打电报来呢?”△贬义。常用于写人吓得心神不定,举止慌乱。→六神无主 手忙脚乱 仓皇失措 ↔从容不迫 行若无事 应付自如。也作“惊慌失措”、“惊慌无措”、“惊惶无措”。


【词语惊惶失措】  成语:惊惶失措汉语词典:惊惶失措

猜你喜欢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旧指用重金作奖励手段,一定有人勇于为之效力。语出《后汉书.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黄石公记》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后多引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唐.

  • 交佩解

    源见“汉皋解佩”。喻采莲。唐王勃《采莲曲》:“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 坎止流行

    《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后以“坎止流行”谓依据环境的逆顺而确定进退行止。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原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剩把、

  • 羯鼓唤花开

    源见“催花鼓”。形容音乐高妙动人。宋陆游《芳华楼夜宴》诗:“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

  • 故国栽棠

    源见“召公棠”。称颂官吏仁政爱民。清 丘逢甲《感旧抚今叠韵》:“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 黄帝骑龙

    同“黄帝登仙”。元张天英《思陵石诗》:“黄帝骑龙去不还,玉笙鹤上北风寒。”

  • 渡江天马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宋张孝祥《满江红.于湖怀古》词:“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 望帝啼鹃

    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地名)。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名)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

  • 汲黯直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又“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死节守义,难惑以非…

  • 悲玉璞

    源见“和氏之璧”。悲叹怀才不遇。宋余靖《桂源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复筑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