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承欢菽水

承欢菽水

源见“菽水承欢”。谓顺承父母欢心的供养。清王摅《送徐健庵太史还朝》诗:“承欢艰菽水,垂老历忧悁。”


猜你喜欢

  • 明察秋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谓目光敏锐,观察细致,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后常用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在劝告齐宣王推行仁政时举例说,如果有人禀告大王,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

  • 击叩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孔颖达疏:“‘从’读为‘舂’者,舂谓击也,以为声之形容。言钟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

  • 李郭游

    同“李郭同舟”。宋邓肃《一剪梅.题泛碧斋》词:“尊酒时追李 郭游,醉卧烟波万事休。”

  • 李膺船

    同“李膺舟”。清毛奇龄《甬东李屺源西渡有赠》诗:“十载蓬山隔,三秋桂树前;才留关令史,又送李膺船。”

  • 羲和御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御,又作驭。羲和是神话中为太阳赶车的人。因太阳运行意味时间,太阳又象征皇帝。后常用作咏岁月流逝的典故,也

  • 万变不离其宗

    宗:主旨。 意谓不管形式上如何变化,其目的宗旨始终不变。语本《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后多引作〔万变不离其宗〕。清.谭献《明诗》:“求夫辞有体要

  • 挂胡床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谥曰贞侯。”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三国时魏兖州刺史裴潜去任时,留一胡床挂于柱间。后遂用为

  • 咬嚼

    精心玩味,反复推敲。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二:“有明上人者,作诗甚艰,求捷法于东坡。(东坡)作两颂以与之,其一云:‘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东坡:即苏轼,号“东坡”。【词

  • 杵臼交

    《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后因以“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

  • 廉公屈体

    源见“负荆请罪”。谓顾全大局、知过必改。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上马谕书,临戎习礼。贾复开营,廉公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