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拥彗先驱

拥彗先驱

彗(huì惠):扫帚。此典指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礼待邹衍。后以此典比喻国君礼贤下士。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五德终始”,把春秋战国时代流行的“五行”说附会到社会历史变动和王朝兴替上。著有《邹子》和《邹子终始》。因此邹衍在齐国受到重视。前往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惠王到郊外欢迎,履行了君主接待贵宾之礼仪,邹衍前往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平原君侧着身子陪同行进,亲自拂拭坐席。邹衍去到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昭王拿到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要求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向他求教,修建了碣石宫(今北京西郊)让他居住,亲自前去向他学习。此典又作“拥彗礼贤”、“拥彗”、“文侯彗”。

【出典】:

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邹衍》2345页:“是以邹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号平原君,曾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侧行撇(piě苤,指拭)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例句】: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加以悬榻待士,拥彗礼贤。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唐·李白《行路艰》:“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几分汉庭竹,夙拥文侯彗。”


偏正 彗,扫帚。手持扫帚扫地,走在前面引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子)如燕,昭王~。”《后汉书·申屠蟠传》:“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主,至为~,卒有坑儒烧书之祸。”△褒义。用于宾礼,形容迎接来客之礼极为诚敬。→拥彗迎门 拥彗扫门 拥彗清道 ↔闭关却扫闭门却扫 闭门扫轨 闭门扫迹 闭门谢客 拒人千里之外 拒人千里


【词语拥彗先驱】  成语:拥彗先驱汉语词典:拥彗先驱

猜你喜欢

  • 坠甑

    同“堕甑”。宋苏轼《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我已无可言,坠甑难追悔。”【词语坠甑】   汉语大词典:坠甑

  • 郐下

    同“郐下无讥”。姚华《曲海一勺.原乐》:“等诸郐下,尚存旧国之风;即愧卢前,不废当时之体。”【词语郐下】   汉语大词典:郐下

  • 河阳鬓丝

    同“河阳衰鬓”。王葆桢《自杭归台取道海门有友征歌劝饮六潭老人同坐作此赠凤仙桂花韵仙红玉诸校书》诗之三:“欢场如梦梦如痴,镜里河阳鬓已丝。”

  • 狐丘

    源见“狐死首丘”。喻故土。宋刘过《谒江华曾百里》诗:“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相如驷马车。”【词语狐丘】   汉语大词典:狐丘

  • 哭堇

    《晋书.刘殷传》:“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音jǐn,即堇菜,多年生草本,也叫‘紫花地丁’)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

  • 食车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八月,壬寅,上行幸江都……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轝。”食车,献食品之车。后用为封建帝王挥霍无度、坑害百姓的典实。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孝宗圣德,

  • 攀鳞

    源见“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多指科举及第。宋张齐贤《洛阳?绅旧闻记.白中令知人》:“汉祖有扫除天下之志,奇谋密画,中令之力俱多,遂成攀鳞之遇焉。”元王恽《送王子初总管奉诏北上》诗:“烟霞未

  • 上之化下,犹泥之在钧,惟甄者之所为

    上:指在位者。下:指百姓。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甄者:制作陶器的工匠。 老百姓接受当官在位者的教化,就像泥巴在制陶的模具里,陶工想把它制成什么,就制成什么。 意谓在位者肩负着化民成俗的重任。语出

  • 生死相依

    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永不分离;或彼此生死与共,互相依存。形容感情或友谊极其深厚。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

  • 自甘暴弃

    见“自暴自弃”。李劼人《死水微澜》:“好的存心君国,暂时自污,机运一至,便能自拔来归,还可借以窥见夷情。而多数则~,连祖先都不要了……无所不为。”【词语自甘暴弃】  成语:自甘暴弃汉语大词典:自甘暴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