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捉衿见肘

捉衿见肘

亦作“捉衿肘见”,形容生活贫困,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曾子在卫国时,穿袍子没有罩衫,面色青黄,手脚之上磨出许多硬皮,三天吃不上一顿饭,十年做不上一件新衣服。想把帽子正一正就会把系帽的绳子扯断,一位衣衿,就会露出了胳膊,脚刚伸到鞋内,鞋跟就开裂了。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他仍拖着长腔唱《诗经·商颂》,声音宏亮而且悦耳。天子不能使他作臣,诸侯也不能争取他当幕友。所以说善于养志的人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注意自己仪表的人不注重实利,热中求道的人连自己思考的问题也不注意了。

【出典】: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例句】:

南宋·陆游《衰疾》:“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连动 衿,通“襟”,衣的前幅;肘,臂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困难重重,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宋·陆游《衰疾》:“~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见,不读作jiàn。△贬义。多用于窘迫情态方面。也作“捉襟见肘”、“捉衿露肘”、“捉衿肘见”、“捉襟肘见”、“捉襟露肘”。


【词语捉衿见肘】  成语:捉衿见肘汉语词典:捉衿见肘

猜你喜欢

  • 燕郢而说

    同“燕相说郢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引》:“三坟,太上之典也……其书竹简,其文科斗,其出丘墓,经而参之,史而伍之,燕 郢而说之,凡以强之于坟,亡弗协也。”

  • 灵查

    同“灵槎”。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词语灵查】   汉语大词典:灵查

  •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意谓人生不能尽合心意的事为数很多,以致能够和人开怀畅谈的事为数极少。这本是唐宋以来的熟语。语出《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十恒居七八。”宋.黄庭坚《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

  • 螳螂拒辙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必招失败。唐刘知幾《史通.载文》:“及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见“螳螂当车”。唐·刘知几

  • 轻裘缓带

    裘:皮衣服。缓:宽松。穿着轻松柔软的皮衣,系着宽松的带子。形容态度闲适从容。典出晋羊祜之事迹。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司马师妻弟。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公元2

  • 一生拍浮

    源见“持螯把酒”。形容放情纵酒。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诗:“万斛船中著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 角巾折

    源见“林宗折巾”。指外出遇雨。唐钱起《酬刘员外雨中见寄》诗:“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 鸡鸣狗盗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齐国孟尝君好客,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他在秦国为相,不久想回齐国去。秦昭王不准,并想杀掉他。他的门客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

  • 律谷

    源见“邹衍吹律”。指黍谷。《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律谷罢暖。”李善注:“律谷,黍谷也。吹律以暖之,故曰律谷。”【词语律谷】   汉语大词典:律谷

  • 骄奢淫泆

    泆:放荡。指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所自邪也。”《晋书.杨骏传》:“杨骏阶缘宠幸,遂荷栋梁之任,敬之犹恐弗逮,骄奢淫泆,庸可免乎?”《宋史.蔡攸传》:“攸罪不减乃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