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闭着眼睛抓麻雀;用以比喻自欺欺人,难以成功。陈琳(?-217年),字孔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依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书檄多出其手。东汉末年灵帝时,宦官张让等凭灵帝的宠信,专断朝政,残害忠良,搜掠百姓,史称“十常侍之乱”。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商议要诛杀十常侍,患太后不从,于是召四方猛将带兵进京,以要挟太后。何进手下的主簿陈琳进谏说:“《易经》上讲:条件不成熟而草率行事,就会徒劳无功。谚语说:闭着眼睛抓麻雀是白费力气的。一些小的事情尚不能以自欺欺人得以实现,何况国家大事怎么能靠欺骗的方法获得成功呢?”何进不听从他的劝告,最后为宦官所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卷21第600页:“琳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例句】:

魏书·出帝纪》:“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 宋·杨万里《宋故太保魏国公京公墓志铭》:“上又曰:‘不播告书赞,而以告身,亦不可乎?’公曰:‘是掩目捕雀之谓也。’”


偏正 遮住眼睛去捕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也比喻盲目的做事情。语出《后汉书·何进传》:“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朱子语类》卷72:“谚所谓‘~’,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贬义。多用于行事方法方面。→掩耳盗铃 掩鼻偷香。也作“掩眼捕雀”。


【词语掩目捕雀】  成语:掩目捕雀汉语词典:掩目捕雀

猜你喜欢

  • 莘野

    源见“访莘”。借指隐居之地。宋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词语莘野】   汉语大词典:莘野

  • 麟史

    源见“绝麟”。指《春秋》。唐李商隐《贺相国汝南公启》:“仲尼麟史,不令游 夏措辞。”【词语麟史】   汉语大词典:麟史

  • 阿香行雨

    源见“阿香推雷车”。指下雨。清魏源《夜雨行》:“阿香行雨倦户外,更呼沽酒市龙脯。”

  •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几( ㄐㄧ jī ):细微的迹象。亦作“机”。作:起来,动作。 君子察觉事物变化的先兆,就立即行动起来,等不得一天过完。 表示君子能抓紧时机行事,动作迅速。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

  • 翘弓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杜预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翘弓”为礼聘贤才的典故。南朝 陈周弘让《与徐陵荐方圆书》:“脱能登此仄陋,纶言是属,翘弓远贲,则山谷咸劝,足

  • 三畏

    36 ① 儒家认为君子所应惧怕的三件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词语三畏】   汉语大词典:三畏

  • 田单术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即墨城)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

  • 复隍

    《易.泰》:“城复于隍,勿用师。”孔颖达疏:“谓君道已倾,不烦用师也。”复,通“覆”。后因以“复隍”喻君道倾危。《宣和遗事》后集:“泰道亨时戒复隍,宣和往事可嗟伤!正邪分上有强弱,罔克念中分圣狂。”【

  • 荆人献

    同“荆玉三献”。唐 叶季良《赋得琢玉成器》诗:“荆人献始遇,良匠琢初成。”

  • 望文生义

    文:文字,这里指字面。只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不求确切了解词句的内容。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磵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孽海花》四回:“第一个时期,是开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