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易:更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 一件衣服几人共穿,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 形容非常贫穷。语出《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初学记》卷一七引杜预《汝南记》:“李充兄弟六人,贫无担石之储,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后汉书.周章传》:“章家无余财,诸子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也单引〔并日而食〕。一般形容生活穷困。《初学记》一八引《论语》:“端木赐结驷连骑,以从原宪,宪居蓬蒿之中,并日而食。”清.朱彝尊《钱教谕忘忧草序》:“弟子载贽者少,则并日而食。”有时也形容环境艰苦,物资供应不上。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其他 易,更换;并日,两天当作一天。意谓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形容非常贫穷。《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旧用于表现未出仕的儒者的穷困。→家徒四壁 别无长物 数米而炊 ↔丰衣足食


【词语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成语: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猜你喜欢

  • 随波逐尘

    同“随波逐流”。明高濂《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见“随波逐流”。明·高濂《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词语随波逐尘】  成语:随波逐尘汉语大词典:随波逐尘

  • 升堂

    源见“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词语升堂】   汉语大词典:升堂

  • 驴券

    同“博士买驴”。清黄遵宪《杂感》诗:“狗曲出何经?驴券书博士。所用非所习,祗以丛骂詈。”【词语驴券】   汉语大词典:驴券

  • 歧迷

    源见“歧路亡羊”。谓分歧迷离。清方东树《〈切问斋文钞〉书后》:“循陆氏之言,而证以卷中之文,将使义理日以歧迷,文体日以卑伪。”【词语歧迷】   汉语大词典:歧迷

  • 云霄奋翼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在高位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明姚夔《送刘尽心南归》诗:“云霄奋翼非难事,道义持身不外求。”

  • 太子笙

    源见“王乔控鹤”。王子乔为周灵王太子,故以“太子笙”形容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丝曳灵妃瑟,金涵太子笙。”

  • 非熊老

    源见“非熊兆”。借指杰出的老者。宋史浩《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词:“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有智略、可从兹日用,有志愿、可从兹日酬。”

  • 罪驩兜

    源见“四凶”。泛指流贬官员。唐沈佺期《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诗:“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偿:抵偿。 杀了人要抵命,欠了债要还钱。 宋元时熟语。表示理所当然。语出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三.方禹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岂悠悠闲言词所可救解?”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哦,可知道杀

  • 镜里孤鸾

    源见“镜鸾”。喻失偶之人。明汤显祖《紫箫记.送别》:“一霎时眼中人去,镜里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