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杞梓

杞梓

国语.楚语上》:“子木与之语,曰:‘子虽兄弟于晋,然蔡吾甥也,二国孰贤?’(子家)对曰:‘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

春秋时,声子子家是伍子胥父伍举的旧友,为蔡国大夫,他在自郑往晋的途中,遇到了逃亡在外的伍举。有感于楚国人材的流散,子家于访晋之后,来到楚国,他向楚相子木(屈建)提出了楚大夫多有才识,若像杞梓一样,但得不到使用,因此造成了“楚材晋用”,人才外流。子木听了,恍然大悟,当即决定召回伍举,并赋以重任。杞梓,是两种优质木材,后因用以比喻优秀人才的典故。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璋珪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词语杞梓】   汉语词典:杞梓

猜你喜欢

  • 伊籍一拜

    《三国志.蜀书.伊籍传》:“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为左将军从事中郎。……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

  • 远到

    源见“远到之器”。称人才德高远,必有远大前程。《新唐书.萧嵩传》:“时崔琳、王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词语远到】   汉语大词典:远到

  • 冶长非罪

    《论语.公冶长》: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宋.邢昺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孔子认为,公冶长这个人虽然进了牢狱,但他是被陷害诬告的,实在并没有罪。孔子因此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用为咏

  • 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常用以指斥某些对别人说三道四妄加挑剔的人。语出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 中山

    同“中山酒”。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唐骆宾王《咏云酒》:“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同“中山狼”。清蒋士铨《桂林霜.完忠》:“不思报再造之洪恩,转欲

  • 社肉分平

    源见“陈平分肉”。谓办事公平。唐 周昙《咏史诗.曲逆侯》:“社肉分平未足奇,须观大用展无私。”

  • 汉川沉

    同“汉水沉碑”。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诗:“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 不为冥冥堕行

    为( ㄨㄟˋ wèi ):因。冥冥:私下,暗中。堕:毁。行:操行。 不因为在暗中(无人监督)就毁掉自己的操行。语出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明史

  • 桑榆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

  • 鼎?

    源见“折鼎覆?”。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鼎?、用贤、履险、出坎、处困、震恐、行旅、丧羊,此可尽以是非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