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松筠之节

松筠之节

筠,原指竹子的青皮,此处泛指竹。形容像松竹一样,具有坚韧不拔、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后来用以赞颂品德高尚的人。出自隋文帝杨坚之语。杨坚事迹参见“同生共死”条。北周宣帝去世后,杨坚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独揽大权,遭到周室重臣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起兵反对。面对各种反对势力的责难和进攻,杨坚感到十分担心。他尤其害怕当时已臣服的南朝梁主萧岿(kuì亏)也乘机行动。正好这时萧岿派了柳庄来长安。杨坚为了稳定江南,便对柳庄说:“以往我征江陵时,就曾得到梁主的照顾,现今我受辅国之命于主上年幼,时事多艰之日,实在感到惭惧不安。而梁主累世功德,又在此时向朝廷表示诚意,实在是‘松筠之节’可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王朝。

【出典】:

隋书》卷66《柳庄传》1551页:“及高祖辅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搆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主也。’”

【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卷首题词:“其人清介比水石,节操同松筠,胸怀潇洒常如春。”


偏正 筠,竹。松竹枝叶常青经冬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褒义。常用于赞扬忠贞不二的精神。 →始终不渝 矢志不移 ↔出尔反尔 二三其德 见利忘义


【词语松筠之节】  成语:松筠之节汉语词典:松筠之节

猜你喜欢

  • 漆身报德

    源见“漆身吞炭”。谓舍身报恩。唐李商隐《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有抱树辞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

  • 虚受

    《易.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孔颖达疏:“君子以虚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泽,故能空虚其怀,不自有实,受纳于物,无所弃遗。”后因以“虚受”谓虚心接受。南朝 梁沈约《为南郡王侍皇太

  • 骄饵

    《汉书.叙传上》:“桓生欲借其书,嗣(班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不絓圣人之罔,不齅骄君之饵。’”颜师古注:“饵谓爵禄。君所以制使其臣,亦犹钓鱼之设饵也。”骄饵,骄君之饵。喻指爵禄。南朝 梁

  • 一字千金

    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吕氏春秋》这部书,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予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改。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秦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礼记.中庸》十三:“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宋.朱熹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道:方法。意谓用那人整治别人的办法,反过来对付他本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况这

  • 鹤顾市倾

    源见“鹤辞吴市”。形容舞姿优美动人。北周庾信《和咏舞》:“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 梦喜三刀

    亦作“梦应三刀”、“入梦三刀”。指官吏升迁。典出晋王濬(jùn)之事迹。王濬(206-286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少时博览典籍,志向远大。一次他修建住宅时,在门前开出很长一段路来

  • 方进坏陂

    方进:翟方进,字子威,汉成帝时丞相。陂(bēi卑)):围有堤障的水泽。汉成帝时,河南汝阳有一名叫鸿隙的水泽,因为有它的润泽与灌溉,汝阳郡土地丰饶肥沃。后来,因关东地区几次洪水泛滥,鸿隙陂积水四溢,造成

  • 焚券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战国时,冯谖为给孟尝君“市义”,来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假托孟尝君之命,当众焚烧了全

  • 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时年饥兵兴,操(指曹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汉代孔融字文举,曾为北海相,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