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林惭涧愧

林惭涧愧

指假隐士变节出来傲官之后,趋名逐利,原来隐居时住过的山中林木涧水都深以为耻。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故其林渐无尽,涧愧不歇。”


猜你喜欢

  • 安蛇足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唐韩偓《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 都都平丈我

    传说一位教书先生把《论语》“郁郁乎文哉”五字错读成“都都平丈我”。 后因用作嘲人读别字的故实。语出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世传俚语,谓假儒不识字者,以《论语》授徒,读‘郁郁乎文哉’作‘都都平丈我

  • 瓠歌

    同“瓠子歌”。《汉书.叙传下》:“文陻枣野,武作《瓠歌》。”【词语瓠歌】   汉语大词典:瓠歌

  • 乳媪讥

    《宋史.何承天传》:“(承天)除著作佐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颍州荀伯子嘲之,常呼为弥母。”妳(nǎi同妳、奶)母,乳母也。宋朝何承天任命为著作佐郎,修撰国史,因他年老,诸同僚有人

  • 强凫变鹤

    源见“断鹤续凫”。比喻办事违反规律,主观荒唐。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下》:“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词语强凫变鹤】  成语:强凫变鹤汉语大词典:强凫变鹤

  • 兼收博采

    同“兼收并采”。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并列 广泛地吸收研究,充分采纳使用。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

  • 山翁醉

    同“山公醉酒”。唐温庭筠《题友人池亭》诗:“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山翁醉,曲米能消杜甫愁。”

  • 稼轩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自号;曾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取以为名。见《宋史.辛弃疾传》。他的词集名《稼轩词》。

  • 解佩江滨

    同“汉皋解佩”。南朝 陈江总《宛转歌》:“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 民心襦袴

    源见“歌五袴”。指百姓向往惠政。宋葛长庚《沁园春.送王侍郎帅三山》词:“君知否,是民心襦袴,吏胆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