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白足”。宋苏轼《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词语白足高僧】 成语:白足高僧汉语大词典:白足高僧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常棣,或作“棠棣”。诗前小序说:《常棣》,燕兄弟也。由此可知,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上面所引,为该篇第三章,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
同“丰上兑下”。清汪琬《张府君墓志铭》:“府君丰上削下,颀然长身。”【词语丰上削下】 汉语大词典:丰上削下
见〔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后汉书.虞延传》:“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则死。延率掾(吏)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南朝梁刘孝绰之弟孝仪、孝威,并工诗文,称“三笔六诗”。《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弟潜,字孝仪,幼孤,与诸兄弟相勖以学,并工属文。孝绰尝云:‘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谓孝威也。”六,意谓六弟。【词语三笔
《易.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朱熹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故其占动凶而静吉者也。”后因以“咸腓”谓妄动。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追思起不觉令人恨转增,一时
源见“张巡嚼齿”。形容将领抗敌,慷慨激烈,誓死报国。明李东阳《睢阳叹》诗:“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
同“斑衣戏彩”。清 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彩。”见“斑衣戏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3回:“我们何尝要干这个,这都是女人小孩子的事。不过老人家欢喜,我们也应该凑个趣,哄
源见“角巾东路”、“绿野堂”。谓休官归隐。宋 立斋《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词:“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