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棼丝

棼丝

左传.隐公元年》:鲁大夫众仲对鲁隐公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

春秋时,鲁大夫众仲曾说:“以祸乱安定百姓,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后因借以表现心情纷乱,也用作治理紊乱政局不得其法而愈加紊乱的典故。”

唐.韩偓《有瞩》诗:“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唐.冯用之《权论下》:“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


【词语棼丝】   汉语词典:棼丝

猜你喜欢

  • 铜章

    《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汉代官制,凡县令均颁发铜印一枚。后因以为县令所佩之印,也可代称县令。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词语铜章】   汉语大词

  • 异世风流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郭太是东汉时的著名高士,初,见河南尹李膺,遂相友善,名震京师

  • 皇天后土

    天神和地神。《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亦指天地。《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并列 指天地神灵。《尚书·武成》:“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罪,告于

  • 吞炭恨

    源见“漆身吞炭”。指极深的恨。明张煌言《羁恨》诗之二:“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 蜚英腾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明 孙柚《琴心记.赉金买赋》:“吾弟蜚英腾茂,下笔如神,不须谦让

  • 凿壁悬梁

    源见“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指勤奋读书。明徐霖《绣襦记.正学求君》:“效先儒入室升堂,淑诸人凿壁悬梁。”并列 形容读书刻苦。语本晋·葛洪《西京杂记》卷2:“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严子持竿

    同“严子垂纶”。唐罗邺《题沧浪峡》诗:“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 垂堂戒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故鄙颜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揖云:‘畏檐瓦堕中人。’”古谚语有“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语,意思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要坐在屋檐下,以防堕

  • 廉颇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 者也之乎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见“之乎者也”。【词语者也之乎】  成语:者也之乎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