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歌释忿争

歌释忿争

此为昭肃皇后以歌声消除人们的愤怒争执事。昭肃皇后即金景祖乌古迺(nǎi奶)之妻唐括多保真。她非常好客。当景祖乌古迺与客人一起饮酒时,她不饮酒,专听他们谈话。次日,她可以一一列举、评论那些人的言行,而且都十分中肯。假如有的因醉酒而争吵,她总是用自己的歌声来消除他们的愤怒和争执。如果军队中有人受刑拷打的,就带着酒食去劝慰开导。景祖乌古迺到部属巡视考察时,她也常常随行,并参与解决政事和诉讼案。景祖去世后,世祖劾(hé河)里钵(bō玻)及其弟颇剌淑、盈歌,每当采取军事行动时,总要先禀告昭肃皇后才用兵。或胜或负,她都给予奖励或惩罚。到了农忙季节,她就亲自去考查耕耘收割。远的地方乘马前往,近的地方就拄杖而行。对于那些勤于耕作的,她予以勉励;对于那些晚出早归的就给以批评和训导。昭肃皇后到邑屯村,世祖劾里钵、肃宗颇剌淑一起随行。当时正巧桓赦、散达兄弟俩也来到这里。此时,这兄弟俩感情上已有裂痕。再加上酒意,言语互相冲撞,相持不下,最后竟拔刀相对。昭肃皇后就起身抓住双方的手,对桓被、散达说:“你们都是我丈夫的老部下、老朋友,怎么就一下子忘掉了我丈夫的恩惠,而与儿辈们争吵呢?”于是她就自己唱起歌来,桓、散达的怒气也就消除了。

【出典】:

金史》卷63《后妃上·景祖昭肃皇后》1500页:“后虽喜宾客,而自不饮酒。景祖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綮(qìng庆,相结合的地方)肯。有醉而喧呶者,辄自歌以释其忿争。军中有被笞罚者,每以酒食慰谕之。景祖行部,辄与偕行,政事狱讼皆与决焉。景祖没后,世祖兄弟凡用兵,皆禀于后而后行,胜负皆有惩劝。农月,亲课耕耘刈获,远则乘马,近则策杖,勤于事者勉之,晏(yàn宴,迟;晚)出早休者训励之。后往邑屯村,世祖、肃宗皆从。会桓、散达偕来,是时已有隙,被酒,语相侵不能平,遂举刃相向。后起,两执其手,谓桓、散达曰:‘汝等皆吾夫时旧人,奈何一旦遽(jù具,遂;就)忘吾夫之恩,与小儿子辈忿争乎。’因自作歌,桓、散达怒乃解。”


猜你喜欢

  • 陈平分肉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陈平早年居库上里,乡里祭社时,陈平为宰,分肉食甚均匀。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陈平分肉”为办事公平,显示有治国的才能和

  • 借箸出奇

    源见“留侯借箸”。指策划奇谋。《续资治通鉴长篇.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陛下虽前席问计,群臣欲借箸出奇,以臣料之,恐无及也。”

  • 幸灾乐祸

    形容心怀恶意,视他人危难为快乐。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灾荒,秦国贷粮给了晋国。过了一年,秦国也闹灾荒,要求向晋国买粮食,晋惠公却不答应。晋大夫庆郑劝道,背弃秦国对我们以往的恩惠,秦国就不会再亲近我们

  • 此君一日不可无

    源见“子猷惜此君”。形容爱竹的雅兴。元岑安卿《求叶仲舆写墨竹扇面》诗:“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

  • 羲娥

    源见“羲和”、“嫦娥奔月”。神话传说中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代指日月。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 娥。”清姚鼐《答王生》诗:“尘霾苟不兴,万里曜羲 娥。”亦借指岁月或昼夜。宋

  • 指白日

    《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诗经.王风.大车》篇有以指白日起誓,以表示决心。后遂用为发誓之典。唐.杜甫《留花门》:“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 龙跃凤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原是晋张华对陆机(平原)、陆云兄弟和顾荣(彦

  • 昭阳人

    源见“昭阳殿”。泛指得宠的后妃。宋朱敦儒《清平乐》词:“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宋刘克庄《水龙吟.林中书生日》词:“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

  • 朱公叔

    《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穆又著《绝交论》,亦

  • 赜探隐索

    谓探索事物的奥秘。明 李东阳《〈篁墩文集〉序》:“〔程篁墩〕赜探隐索,注释经传,旁引曲证,而才与力又足以达之。”见“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明·李东阳《〈篁墩文集〉序》:“(程篁墩)~,注释经传,旁引曲